mirror media logo
sponsor this articledonate贊助本文加入訂閱會員

已複製連結至剪貼簿

【圖輯】【封面故事】在一切還來得及之前

5月24日晚間,10萬公民包圍立法院周圍,濟南教會成為抗議者的庇護所,不但開放教堂讓民眾進去上廁所,還提供飲食和雨衣等物資。

台灣的民主還很年輕,1987年宣布解嚴,1992年國會全面改選,1996年總統才改為全面民選。我們新生的民主需要細心呵護,因為外有中國的文攻武嚇,內有各種中共代理人的隱密作戰。

深怕民主的青春小鳥一去不回來,10年前的年輕人發起太陽花運動,讓國共合作平台破局;10年後的今天,跨世代的台灣人則匯聚力量化身青鳥,反對立院擴權、違憲亂政。

一個又一個公民站出來,我們思辨、呼籲、吶喊,只願民主不死,趁一切都還來得及之前。

民眾在青島東路上集結唱歌,抗議藍白違反議事規則、任意擴權。
民眾在青島東路上集結唱歌,抗議藍白違反議事規則、任意擴權。
民眾在青島東路上集結唱歌,抗議藍白違反議事規則、任意擴權。
在立院群賢樓外,一位年輕女性在頭上綁起「拒絕黑箱退回重審」的抗議布條。
在立院群賢樓外,一位年輕女性在頭上綁起「拒絕黑箱退回重審」的抗議布條。
在立院群賢樓外,一位年輕女性在頭上綁起「拒絕黑箱退回重審」的抗議布條。
民眾製作「沒有討論不是民主」的手工餅乾,到場免費發送。
民眾製作「沒有討論不是民主」的手工餅乾,到場免費發送。
民眾製作「沒有討論不是民主」的手工餅乾,到場免費發送。
立院外小朋友手舉著「我們雖然是小孩但我想保護自己國家台灣」的看板。
立院外小朋友手舉著「我們雖然是小孩但我想保護自己國家台灣」的看板。
立院外小朋友手舉著「我們雖然是小孩但我想保護自己國家台灣」的看板。
青鳥行動匯聚了不同世代的台灣人集結抗議,手舉牌充滿各式各樣創意口號。
青鳥行動匯聚了不同世代的台灣人集結抗議,手舉牌充滿各式各樣創意口號。
青鳥行動匯聚了不同世代的台灣人集結抗議,手舉牌充滿各式各樣創意口號。
一名抗議者身穿台灣烏克蘭友好紀念T-shirt,手持自製標語的雨傘,進行無聲的抗議。
一名抗議者身穿台灣烏克蘭友好紀念T-shirt,手持自製標語的雨傘,進行無聲的抗議。
一名抗議者身穿台灣烏克蘭友好紀念T-shirt,手持自製標語的雨傘,進行無聲的抗議。
民眾手持藍白拖Made in China標語,諷刺藍白陣營跟中國站在一起,拖累台灣。
民眾手持藍白拖Made in China標語,諷刺藍白陣營跟中國站在一起,拖累台灣。
民眾手持藍白拖Made in China標語,諷刺藍白陣營跟中國站在一起,拖累台灣。
民眾在立院正門口外手捧自製遺照,嘲諷民眾黨立院總召黃國昌。
民眾在立院正門口外手捧自製遺照,嘲諷民眾黨立院總召黃國昌。
民眾在立院正門口外手捧自製遺照,嘲諷民眾黨立院總召黃國昌。
20240527photo001-2
民眾在青島東路上集結唱歌,抗議藍白違反議事規則、任意擴權。
20240527photo001-3
在立院群賢樓外,一位年輕女性在頭上綁起「拒絕黑箱退回重審」的抗議布條。
20240527photo001-4
民眾製作「沒有討論不是民主」的手工餅乾,到場免費發送。
20240527photo001-5
立院外小朋友手舉著「我們雖然是小孩但我想保護自己國家台灣」的看板。
20240527photo001
青鳥行動匯聚了不同世代的台灣人集結抗議,手舉牌充滿各式各樣創意口號。
20240527photo001
一名抗議者身穿台灣烏克蘭友好紀念T-shirt,手持自製標語的雨傘,進行無聲的抗議。
20240527photo001
民眾手持藍白拖Made in China標語,諷刺藍白陣營跟中國站在一起,拖累台灣。
20240527photo001
民眾在立院正門口外手捧自製遺照,嘲諷民眾黨立院總召黃國昌。
文 |
  • 人物組
攝影|
  • 蘇立坤
  • 王漢順
  • 賴智揚
  • 杭大鵬
  • 鄒保祥
延伸閱讀
  • 【封面故事】青鳥行動生生不息 跨世代進擊反民主倒退
    【封面故事】青鳥行動生生不息 跨世代進擊反民主倒退
  • 【圖輯】51外賓團參與!精彩表演輪番上陣 賴清德就職大典花絮一次看
    【圖輯】51外賓團參與!精彩表演輪番上陣 賴清德就職大典花絮一次看
  • 【圖輯】民眾黨519草根包圍民進黨黨部 抗議群眾舉芭樂高喊「堅持改革」
    【圖輯】民眾黨519草根包圍民進黨黨部 抗議群眾舉芭樂高喊「堅持改革」
  • 【圖輯】五一勞工大遊行凱道登場 勞團盼修法挺勞權
    【圖輯】五一勞工大遊行凱道登場 勞團盼修法挺勞權
  • 鏡週刊紙本雜誌
  • 訂閱電子雜誌
  • 內容授權
  • 下載APP
  • 新聞自律綱要
  • 《鏡週刊》AI使用準則
  • 鏡週刊紙本雜誌
  • 訂閱電子雜誌
  • 內容授權
  • 下載APP
  • 新聞自律綱要
  • 《鏡週刊》AI使用準則
  • 客服信箱MM-onlineservice@mirrormedia.mg
  • 客服電話02-6633-3966
  •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上午10時至下午6時
本網頁使用 YouTube API 服務, 詳見
YouTube 服務條款、 Google 隱私權與條款
瀏覽此頁面即代表您同意上述授權條款及細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