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羅琳在寫作《哈利波特》系列的時候,並非只有單純地寫一個小巫師的成長故事,她可是「處心積慮」架構設定了一個完整的魔法世界。有著豐富的歷史、地理背景,加上專有術語、各種功能的咒語,琳琅滿目地呈現在大家的眼前。
【影評】《怪獸與牠們的產地》 魔法電影宇宙重生
不要以為「電影宇宙」(Cinema Universal)這套把戲只有漫威才會玩,有一個人其實更懂、更精。不,我說的不是DC,是J.K.羅琳。
但是電影版本的《哈利波特》一直有拍攝上要克服的挑戰,不光只是把書籍文字轉換成影像,而是要在J.K.羅琳一邊替整個系列佈局、埋伏筆之際,一邊就要翻拍成電影、叮囑不要更動那些看似無關的枝微末節,因此很難有綜觀大局的視野。我們必須等到J.K.羅琳把整個系列都寫完之後,才知道為何石內卜屢屢看似可疑、但都沒有人會懷疑他是佛地魔的人馬。諸如此類的細微末節,都讓《哈利波特》在改編上有了一些沒有全部發揮極限的缺失。
相反地,以前傳、衍生故事類型登場的《怪獸與牠們的產地》,就學到教訓了。這次J.K.羅琳直接擔任編劇,魔法世界的藍圖還是在她腦袋,但她有了完整的主控權,該怎麼編排、該如何集中焦點在哪幾個人物上,該有怎樣的起承轉合,以及該跳過之前顯得有些累贅的細節(例如,每次《哈利波特》劇中人施魔法都要念不同的咒語,過程都要完整呈現;到了《怪獸與牠們的產地》,魔法師們直接拿起魔杖就開工了。),讓電影本身顯得更為緊湊,顯得更為流暢。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