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欣專欄】五月天與草東在本屆金曲獎的歷史意義會員專區娛樂草東沒有派對的詞曲吻合精準,才華鋒芒,以及反映社會現世的敏銳感受。文 馬欣圖|台視提供發布時間 2017.06.30 14:38 臺北時間更新時間 2023.09.12 20:25 臺北時間魏如萱家家草東沒有派對金曲獎林宥嘉五月天盧廣仲李英宏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加入訂閱會員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加入訂閱會員當主流已經消失了,我們還在吵什麼?五月天與草東沒有派對在金曲獎典禮惺惺相惜的畫面,將是這樂壇歷史性的一刻,他們2組沒有輸贏,因為他們是認真想為這所處的變動世界寫歌,也都準確傳達給人們,而他們都將在音樂史上留名。五月天絕不只「正面」而已,而是有本事讓人各取所需。音樂就是種生命力,如果現況像池死水潭子失了鬥志,那音樂獎的評審就要有責任聽出有生命力的作品,帶給聽眾更多未來的可能性,不然如果只是顧著彼此討好而不討罵,很快地就是集體沒出路。而且在全球化的衝擊下,這個台灣最大的音樂獎不可能不背負未來3到5年的音樂出路。 所謂「爆冷」與「傳唱度」已經是個假議題。這是放在所有產業都知道的硬道理,但到了一年一度的金曲獎,就會特別被攻擊,尤其「爆冷」與「傳唱度」是其中最便宜行事,也最盲目的下標法。其實作為金曲獎的評審,多少都做了被罵的準備,缺少了全民傳播的機制,音樂擺明就是在各個同溫層中傳播,有些歌曲根本出不了同溫層,各自的平行宇宙是常態,要一首歌能在如今跨越年齡、族群獲得認同,除了〈小蘋果〉(對不起,那並非認同),已經不在這時空了,如果還有這想法,就請獨自穿越到「情書」那年代吧。至少在大獎項沒頒之前根本不可能打破同溫層,所以在我們台灣已經沒所謂「爆冷門」這件事,而如以銷售數字來說,台灣音樂圈也早已沒有所謂主流。至於冷門與否,或你的同溫層傳唱度高否,根本是個脫節的假議題,因為這世界早就不是如此運轉。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更多內容,歡迎訂閱鏡週刊、了解內容授權資訊。歡迎加入鏡週刊 會員專區限時優惠每月$79元 全站看到飽加入premium會員$10元可享單篇好文14天 無限瀏覽解鎖單篇報導已經是會員?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