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博崴山難申請國賠,引起一陣嘩然,消防隊感到委屈,本應是救火隊,卻被列為搜救山難的單位,這是根本的問題。山難搜救本是專業項目,當然搜救不表示能活著回來,山那麼大,人這麼小,路徑、獸徑、獵徑何其多,要在大山中找尋一個人,有多麼困難,可想而知,怪消防局不力,似乎有點苛責,重點是體系中,並沒有配置專業救難單位。
張博崴山難讓大家都委屈
2011年張博崴山難申請國賠事件,地方法院判定國賠267萬元,經南投縣消防上訴,案件正在進行答辯。這事件讓消防局、博崴媽媽、登山者都委屈,說到底,該負最大責任的是政府長年的封山政策及沒有落實山林教育所致。
我曾在行走白姑大山時,遇見一條被擋住的路,隊友告知是張博崴走錯的那條路,那是一處90度的轉彎處,張博崴沒有轉彎而是直行,搜救隊直覺先走前往白姑的路途搜救,當然就不會考慮轉往那條路去搜救。
在走秀霸時,又遇見找到張博崴遺體的阿諾,他正和一群人上山尋找一年前在雪季裡失踪的一對夫妻,據說這是他第2次上山尋找屍骨,但仍沒有下落,可見山難不保證能找到人,何況是活體救回。
張博崴父母也委屈,他們失去兒子當然非常傷心,博崴媽媽之後獨力推廣面山教育,也不受到專業登山者支持,這些問題依舊沒有受到政府重視,仍然以封山政策、阻止人民進入山林,做為最高指導原則。
登山者也委屈,一片罵聲連連,認為主要原因,在於張博崴本人的自信、自大和登山經驗及常識不足,就去獨攀中橫第三辣的白姑大山所造成,卻要求國賠收場。讓各縣市政府開始巧立名目,訂立莫名其妙的登山自治條例,讓全民以為登山客都是一群不知死活、愛冒險,又要全民買單搜救的小眾,應該全部禁止入山。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