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的蔡明亮都在劇場和美術館或VR實驗,新作《你的臉》又回到電影院。這既非劇情片也非紀錄片,78分鐘裡有13張臉輪番特寫上陣。這些臉,除了李康生、李康生的母親,多是導演在萬華街巷裡找尋到的「適合上鏡頭」的老人。導演說當時為每個人都拍了兩組鏡頭,一是說話的,一是不說話的,電影也就交錯著兩種狀態的臉。 蔡明亮以「凝視」概念發想這個作品,我們或許以為自己可以想像那是怎樣的呈現、要傳達如何概念,但只有真的進了電影院,被困在座位上,被逼著目不轉睛看著大銀幕上那一張張陌生甚至沉默的臉,感覺到壓迫、幽閉、甚至有點尷尬,只有在這樣身心煎熬的過程中,我們才真正理解凝視的重量。 與其他蔡明亮作品相較,《你的臉》門檻相對低,也更必須去電影院「親眼見識」。許多藝術片得靠事後討論閱讀才能懂,但《你的臉》,只要你進了戲院,捱過了前幾分鐘的焦躁,就會為自己對一張臉、對這個世界,所能做出的凝視,感到震撼。 克里斯多夫諾蘭《頂尖對決》有句對白:「你找不出魔術的祕訣,因為你從不曾真的去看」。蔡明亮《你的臉》以極端又絕對的方式,讓我們認清,其實自己從不曾真正看過一張臉。總是聽人的故事、看他的表情、在關係裡辨識對方,但從沒有這樣端詳一張臉裡的一切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