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演好笑的,是為了生活。」劉冠廷自嘲討好的喜劇讓他走紅,相形之下就會認為應該侷限在這個範圍裡頭,「我覺得人是這樣,有很多不同面向,接到這個劇本就把比較黑暗的面向拿出來。」況且故事叫《陽光普照》,裡頭提到有陽光的地方就會有陰影,角色也是同樣的道理,「可能外在看起來很好笑,越好笑其實黑暗的地方越多,那個概念很像東方講的太極,白裡頭有一點黑。」
【鏡大咖】喜劇之下的黑暗 劉冠廷

因為電視劇《花甲男孩轉大人》大受歡迎,大家對劉冠廷的印象也是戲裡那個有趣的台客鄭花明,加上他看起來就是略帶喜感的臉,大概沒有人認為他應該挑戰其他的戲路。
只是在電影《陽光普照》,劉冠廷變壞了,一出場就白刀子進、紅刀子出,這種完全沒有挽回餘地的壞人,被他演起來讓人感覺不寒而慄。幾乎只要有他的戲,就會給觀眾強大的壓力,那代表壞事要發生了。

淡淡的表現 才恐怖
分析角色是理性的,但表演的時候,卻是較多感性,就算扮演一個反派也是如此,劉冠廷反而覺得扮演菜頭讓他很沉重,「因為導演跟我說,你要演菜頭,所以看劇本的時候就從菜頭的角度去看,菜頭其實滿可憐的。我覺得他是整部戲最可憐的人,人家至少還有一個家,他什麼都沒有。就算是別人要來幫忙的時候,明明就是想到自己的好,沒人真心關心過菜頭。」
可惡之人,必有可憐之處,劉冠廷說在演出時,導演鍾孟宏曾告訴他,會去找類似情況的人做訪問,「他覺得那樣的狀態下,在獄中、對方都沒有來看你,其實是一件很煎熬的事。菜頭他沒有家人,他家人也不可能會來,剩下的就是朋友,可是朋友沒有要來探望,所以他是很絕望的。『當初我是為了你,才去出這口氣、做這樣的事,可是即便出獄了,你也沒有想過探望我。』」

「那是一種很絕望的心情,加上後面的演出,這種角色很容易變成刻板印象的壞人,但我覺得菜頭他不是壞,只是做了不對的事情。角色本身有一個很強大的動機,跟著這個動機脈絡去走,就不會差太多。我覺得內心那個想要報仇,動機很強烈,雖然外表看起來還好。在天台上跟陳以文對戲那一場,導演一喊卡,我就非常非常難過,不知道為什麼,那個悲傷情緒就衝出來,『天呀,菜頭太悲慘了。』」
這個反派人物每次出場,都會讓觀眾感受到壓力,總覺得一股風雨欲來的威脅,但劉冠廷特別不用太外放的方式演出,「導演希望我,有些獨白在處理時,他希望我越淡越好。他給我這樣的指令,我就去消化,這反而就有點恐怖。我笑笑跟你講,甚至噁心點、用關心你的角度跟你講,『這件事情做完我們就互不相欠』,這樣反而很恐怖。」
真正的威脅 像關心
大多數的反派,都很容易被演成語氣威脅的放話大王,但劉冠廷推翻了這種演法,「有時我都會想說,人的表演都從哪裡來,應該是透過模仿、學習而來。刻板印象中的壞人,好像是電視上演的那樣,但那種人我的印象中就是要使壞,可是在現實生活中對你使壞的人,他不會是那樣。」

「我自己覺得這社會上沒有人覺得自己是壞人,只是他做出來的事對你來說是壞的,對每個人來說他就是壞人。可是他都是以一個對的角度去做這件事情。所以我覺得菜頭有一方面是這樣,我也沒有想要對你怎樣,我就是好好跟你講,要你把這件事做完,即便這件事對你來說實在很恐怖,可是沒有辦法、我也要生活。」
「真正的壞人不會讓你覺得是壞人,威脅利誘一點都不像在威脅利誘,他都在關心他的朋友。」劉冠廷說。
因為《陽光普照》提到了成長時期的偏差行為,劉冠廷說自己在成長時期,應該是會讓大人頭痛到爆炸。「小時候功課很好,但我偏偏喜歡跟行為稍微有偏差的同學混在一起,好像我兩邊都可以吃得滿開的。就對我的老師們製造很大的困擾,在這裡跟老師說抱歉。」

為什麼要跟師長眼中的壞孩子混在一起?劉冠廷說這有刺激感,「他們要鬧事的時候,很熱鬧、很刺激。但是你對家裡的人有交代,他們辛辛苦苦把你送去市區的學校(小時候住在鄉下),一定要把書念好,所以在那種模糊地帶遊走。」劉冠廷回憶自己國中的時候很愛湊熱鬧,某天一票人聚集在一起,包圍著某人,他非常好奇,怎麼回事?「那個人欠了人家幾百塊,國中時欠幾百就算很多錢,我就說我先幫他付好了,先放過他。」
青春的蠢事 勸學生
「我都不知道為什麼我要幫他付錢,做這種事情不知道是因為看不下去、還是對方真的很可憐,還是虛榮心作祟?!」總之暫時先幫對方解了圍,但兩個禮拜過去,又有人走過來問「他還你錢了沒?」「還沒!」「走,我們現在去揍他!」「沒關係沒關係!」

青春期總是有做不完、說不盡的蠢事,有時候一個分神,人生就轉到另外一條路上,跟原來的日子會徹底分開。劉冠廷想到自己後來當老師的時候,也碰過這樣的學生,「其實我是體育老師,一個禮拜只見到他們兩堂課。在課堂的時候,會去關心這些學生,我說不喜歡讀書沒有關係,因為我出社會後發現讀書不是唯一的出路,它可以打開很多條路沒錯,但至少有一技之長是更重要的事情。」
當下劉老師講的話,好像讓那些不愛念書的學生眼睛中閃耀著光芒,「可是我只是體育老師,一個禮拜只有兩堂課,他們放學之後回到家裡、影響他們更深的環境,我講的東西也許他們就忘記了。」
未來的人生 請堅持
「印象很深的是有一個學生,八年級(國二)都是好好的,到九年級的時候整個性格改變,我就天呀!九年級上課的時候,他有一點要跟我對幹的樣子,我看了就覺得很難過,那也沒辦法,那是他的選擇。」

「後來聽到一些狀況,他被送去少輔院,但讓我感動的是,他在裡頭有接觸到一些戲劇表演的課程,出來之後他透過他的導師跟我聯絡,他會好好思考人生要怎麼辦。我說要堅持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因為你從那個環境出來,很容易又回到那個地方,這是非常容易。你一定要記住現在的感覺,盡量堅持久一點。」
雖然已經不當老師了,劉冠廷還是會想關心這些少數的人,「我現在可以用一個演員的身分告訴他,以後你不好好做,就會像菜頭這樣,在這個社會上找不到認同感,最後只能找到認同他的、越走越偏,不是一個好下場。」
場邊側記
訪問劉冠廷是很有意思的事,因為他在《花甲男孩轉大人》給人的印象太深刻,但偏偏在《陽光普照》又是個出場就讓人打冷顫的反派。總覺得他隨時可以把氣氛逆轉,變成威脅,分不清楚哪一個形象才是真的。
但講到上學、教書的事情,一切又顯得那麼的生動活潑,好像剛才緊張的氣氛,一如烏雲消散無蹤。
老師職業病 劉冠廷
1988年11月11日生,以電視劇《花甲男孩轉大人》走紅,榮獲第53屆金鐘獎戲劇節目男配角獎。電影《陽光普照》入圍第56屆金馬獎最佳男配角獎。
化妝、髮型:Soven 場地提供:夾腳拖的家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