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什麼職業的人,人到中年,往住都容易被經驗的牆給困住。但光良所在行業所要面對的高牆,是更時代性的波瀾,是科技帶來的體質性改變,15年前,他的專輯《童話》在全亞洲有百萬張以上的銷售量,然而到了今日,主流與非主流的邊界隱匿,發片之後所能期待的早非銷售數字了。
【相信童話1】做一張自己爽的音樂 光良:聽得懂的人就會有感覺
以組合出道的光良,已經進入唱片圈25年了。這是一段什麼樣的時間呢?唱片銷量由盛至衰、暢銷的門檻愈來愈低。但不管是十幾歲時的光良或是現在的光良,對於上台演出這件事,都還保有腎上腺素直衝的興奮。看以馴良溫和地,然而,在生命該衝或喊停的時刻時,光良都並不馴良。
曾經到處都聽得他的歌,光良現在卻面臨了這樣一個年代:所有人都怕沒人聽、沒人理,於是不停發出看似有意義的各種聲響。3月發行個人專輯《絕類》的光良夠實際了,「做這次的專輯也不是為了什麼回饋,因為現在做專輯跟以前不太一樣,講得白一點,就是做一張自己爽的音樂,聽得懂的人,自然就會有感覺。」
他當然看到市場的轉變,回憶起,這次專輯開案後開會時,有人提「要做一首會中的歌」,他說:「但我的企劃很了解我的過去跟個性,他講了一句我也很認同的,『現在已經沒有市場這件事了,我們不會考慮市場去做專輯。』」所以他的音樂現在反而更誠實了;是他在這樣的經歷後,想探討的人生課題。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