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芽籠(Geylang)」是新加坡地名,短短一公里的大馬路,一邊是熱炒店和大小廟宇,一邊則是風化區,在這頭的馬路邊是性產業的各種衍生店家,巷子裡則是規模殊異的妓院。這裡與新加坡這個國家予人的印象有反差,它甚且是亞洲唯一的合法紅燈區。 電影以地命名,講的本來就不只是人的情節,而是這個啟人想像有無數故事的地方,如何冷眼旁觀或介入了漂泊於此的人們的命運。這是一個有企圖心也很聰明的設計,儘管是黑色加上喜劇類型,這個設定首先就披覆給電影層次。 《芽籠》的強處在於氣氛營造,迷離的霓虹、明暗相掩的城街、擺盪在極端世俗與純淨夢想的各路人馬、由此一街廓所折射的賁張與悵惘;電影更適合的路線或許是如片名指涉的讓空間與場所作為主角。 幾條敘事線鮮明跌宕,卻沒有足夠篇幅發展彼此間的互為隱喻與預告,類型元素既搶足了觀眾的注意,觀影心得難免停於尋常的人間事;劇情有點太倉促和不合理,但緊湊也算好看,只是可惜終究讓真正最有戲的「芽籠」委屈成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