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捲入翁茂鍾案潛逃中國 前調查官爆隔海吸金炒股

mm-logo會員專區時事
前調查官蔡漢凱遭通緝逃往中國,卻又爆出隔海吸金炒股的爭議。(翻攝臥底小蔡臉書)
前調查官蔡漢凱遭通緝逃往中國,卻又爆出隔海吸金炒股的爭議。(翻攝臥底小蔡臉書)
自稱「臥底小蔡」的前調查官蔡漢凱,從調查局離職後成為知名財經作家,卻因涉及多起炒股案遭判刑通緝,逃往中國躲藏,本刊接獲爆料,指蔡逃亡期間利用助理在台灣當人頭設立投資公司,還用股票代操為由不斷找人募資,去年投資期貨賠光5千萬元後,竟把責任甩鍋給助理,並嗆聲有中國官方當靠山、台灣法律拿他沒轍,讓投資人氣得紛紛報案,全案由調查局偵辦中。
調查局台北市調處近日接獲民眾報案,指遭人以投資為由設局詐騙,對象竟是以揭發國內四大基金弊端出名的財經作家、筆名「臥底小蔡」的前調查官蔡漢凱;離譜的是,蔡早因捲入知名的翁茂鍾炒股案遭通緝逃亡對岸,卻又利用網路平台在台斂財,簡直視台灣法律於無物!
20231110soc007
A先生不滿蔡漢凱未及時停損,害他損失大筆退休金。

投資課程 視訊教學

20231110soc007
蔡漢凱以「臥底小蔡」為筆名,時常在臉書或財經周報上討論股市。(翻攝臥底小蔡臉書)
投訴人A先生指出,蔡雖潛逃中國多年,但仍活躍於台灣社群網站及媒體,時常在部落格或知名財經周報發表文章,也曾出版財經相關書籍,更曾透過視訊跨海出現在財經節目上,在投顧界小有名氣,受害者怎麼也沒料到,打著正義大旗的蔡,竟將自己的名聲當成詐騙工具。
A先生氣憤地說:「大家都被他害得很慘,有的人還以債養債,壓力很大,由於受害者大都是經B先生牽線才加入投資,如今蔡擺爛不還錢,也讓B先生變得裡外不是人,對這些朋友感到十分內疚。」
整起案件源於B先生前年看完蔡的著作後,對他書中所提的投資課程很感興趣,於是主動致電出版社,想做進一步了解,接電話的人自稱是蔡的台灣女助理,可以幫他安排線上課程。
B先生依女助理指示匯款30萬元學費後,便開始與人在中國的蔡展開一對一的視訊教學,互動中對方除了講授課程外,偶爾還會跟他訴說逃亡的艱辛,讓B先生慢慢對蔡產生信任感。
20231110soc007
蔡漢凱曾在談話節目上跨海視訊,談論台灣四大基金弊端。(翻攝臥底小蔡臉書)
之後,蔡甚至向B先生坦承,他逃亡中國沒多久就已被吸收賦予任務,除了得定期更新臉書專頁「臥底小蔡」內容,還得在文章中不留痕跡地批評台灣政府,甚至連他經營的YT頻道也是由中國官方出資,目的就是為了對更多台灣人進行統戰,也就是因為有大陸高層在罩他,所以到現在還未被遣返。
雖然大話不斷,但蔡在中國的生活似乎不像表面上那麼風光,甚至曾因缺錢,以投資周轉當藉口向B先生借了50萬元,見B先生毫不猶豫地轉帳,蔡似乎也就順勢盯上這隻肥羊。
一開始,蔡開口揪B先生參與投資,提議由自己負責買賣股票,獲利四六分帳,並承諾帳面虧損若超過30%,會立馬退場並返還剩餘資金,藉此讓B先生安心加入;因認定蔡的確有兩把刷子,B先生二說不說,跟2、3名好友集資500萬元,打算先試水溫。

代操吸金 慘賠硬拗

20231110soc007
蔡漢凱因涉入知名富商翁茂鍾炒股案,遭法院判刑而逃亡對岸。
雙方達成合作共識後,蔡每週都會透過通訊軟體公布績效及分潤獎金,B先生與友人一個月約可分到數十萬元,月投報率約4%,由於獲利穩定,讓B先生相當滿意,陸續跟其他友人報好康,很快就又找到數名投資者加入蔡的股票操作行列。
另名受害人C小姐說:「我們都是透過B先生才接觸到蔡漢凱,因為看B先生等人長期穩定獲利,加上蔡又強調投資案有限額,讓大家心動又心急,所以前後總共集資2,500萬元加入,期間蔡還提供線上服務,透過直播,跟大家互動及討論操作細項,讓所有人對能言善道的他都相當信任。」
結果,去年10月,蔡對投資團隊提出新的專案,再度募資,宣稱將由他代操期指商品,每月投報率約有10%,已經吃過甜頭的眾人,早就對蔡的專業深信不疑,加上蔡還提到有內線消息可以做空,很快就又拿出2千多萬元資金給他,沒想到,才短短3個月就賠光新舊資金,交易帳戶因欠繳百萬元費用遭凍結,瞬間眾人都面臨血本無歸狀況。
20231110soc007
蔡漢凱自稱為高檢署臥底遭出賣,擔心被滅口才潛逃到大陸遭通緝。(翻攝調查局官網)
A先生抱怨說,蔡事後有在線上開了一場說明會,過程中卻絲毫沒有歉意,還大言不慚地跟投資人表示:「我是財經周報的專欄作家,是全國性的人物,不要逼我賠償,這次是因敵不過對方作弊,才會不幸慘賠。」說明會中,蔡還強調,會用緩慢而堅定的方式還錢,認為大家與其在這裡吵吵鬧鬧,還不如幫他再籌百萬元拿回交易帳戶,他才能繼續跟大戶對決。
A先生等人聽了感到相當不滿,認為蔡違反約定未及時停損,還態度強硬地想要硬拗;眼見所有人對他的理由都不買單,蔡於是開始擺爛,甚至向投資人表示,自己在台灣的資金跟業務都是由女助理經手,在台灣設立的出版社及投資公司也是由員工當人頭,即便日後衍生官司問題,他仍可全身而退,乖張的言行,讓A先生等人為之氣結,憤而轉向調查局報案。

包養藝人 對號入座

本刊調查,曾當過8年調查官的蔡漢凱,離職後,自行開設投顧公司成為股市作手,後來因捲入佳和集團前董事長翁茂鍾多起炒股案遭判刑,但他喊冤說自己是替當時高檢署查黑中心查緝政府基金貪瀆案的臥底,因發現有高層與操盤手勾結收賄卻被吃案,自認遭到出賣栽贓,唯恐入獄會遭人滅口,才在2010年6月逃亡中國。
後來他搬到上海定居,除了教授投資課程維生,還以臥底小蔡的筆名在網上爆料台灣4大基金的內幕,更出過許多財經著作,引起不少討論;另外,藝人詹子晴曾在節目中透露,在投顧公司打工時被老闆要求包養,蔡得知後竟主動對號入座,並反控是詹主動開價求包養,事後雖遭詹否認,卻也讓蔡再度成為爭議人物。
20231110soc007
A先生等人發現,蔡仍在網路上以同樣手法找人募資,憤而出面投訴。(翻攝蔡漢凱部落格)
對於蔡的所言所行,C小姐說,蔡漢凱應勇於面對台灣的司法,跟投資團隊解決爭議,但反而被A先生等人發現,今年9月他還在臉書以同樣的手法繼續找人募資,為了避免有更多人受騙,他們才會決定出面揭發蔡的惡行,也希望台灣的司法單位能儘早將他抓回台,讓他為自己的作為付出代價。針對相關指控,本刊致電蔡漢凱所屬出版社,並留下問題請社方代為聯絡轉達,但至截稿前未獲回應。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