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熱情支持者用美琴、清德的名字組合成『美德贏台灣』,希望我們發揮Made in Taiwan精神,全力打拚2024台灣再贏一次!」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副手蕭美琴26日在花蓮競總成立大會先後致詞。這是賴蕭配首場同台造勢,也是蕭美琴返台後首場,兩人一同為花蓮縣立委參選人張美慧、山地原住民立委伍麗華、平地原住民立委陳瑩、認養花蓮的不分區立委范雲造勢。
【全文】23場造勢分進合擊固盤 賴蕭配衝激戰區拚國會過半

朝野政黨上週陸續公布副手搭檔,正式宣告總統大選三腳督成形,本刊掌握,在副總統參選人蕭美琴登場後,綠營宛若吃下定心丸,從登記截止日起算恰好是倒數50天,民進黨寄望能擴大領先幅度,衝高區域立委席次。選前3週賴營將啟動最後23場全國大造勢把選戰氣氛炒到最高,並會透過性別、族群等政見爭取中間選民,目標總統得票過半,藉此在三強鼎立的局面下,全力拉抬差距10%以內的立委激戰區,力拚國會過半。
花蓮起跑 盼拉抬聲量
輔選幹部表示,蕭美琴從她摯愛的花蓮啟動輔選工作,但花蓮的象徵意義更不僅於此,當地的立委選戰也格外符合民進黨民主大聯盟布局精神。不只有張美慧對抗地方家族勢力,還有兩名原民立委深化族人照顧,更有不分區立委努力經營,這五人的女力連線,凸顯民進黨不只鞏固基本盤,也重視性別族群多元,推動跨黨派建設與照護的精神。

本刊掌握,蕭美琴返國後,帶動賴營網路聲量,立委選將也爭相邀約,競選團隊於上週開會討論她的角色分工。黨內發現,蕭美琴在花蓮10年後赴美,長期不在台北政壇第一線,返國初登場的記者會,在30到49歲族群中獲很大迴響,但20到29歲的年輕人卻不太認識蕭。
幸而蕭美琴歷練豐富,調整台美政治時差後,幾乎能作為即戰力投入選舉,競選團隊初步共識,盼將蕭組織行程的優先序稍往後挪,讓她加強空戰、媒體、網路KOL等露出;即便替立委輔選,也不侷限傳統造勢場,盡可能讓她加強接觸20到29歲青年族群,也使她國際外交專長更能被看見,讓蕭把握不到50天競選期發揮最大戰力。

一名輔選幹部透露,蕭美琴返台加入團隊近2週,不只帶起賴陣營的網路聲量,在民調副手加分印象上,也領先藍白2大陣營,未來蕭可望獨立拉出競總一條輔選支線,優先為民調差距在10%內的激戰區立委站台,「蕭美琴的特質,對中間及年輕選民的影響力,完全不輸給網路社群的KOL。」
巡迴座談 主打新住民
除副手助陣,賴清德也將透過政見回防中間票。分屬藍白的侯友宜及柯文哲,都已先後拋出族群政見,賴清德在9到10月間,透過7場「國家希望工程」政見說明會,發表「民主和平、創新繁榮、公益永續」系列政見。在希望工程系列記者會結束後,一位參與討論的綠營幕僚向本刊表示,國家希望工程記者會涵蓋各領域,有些政見會進一步提出更詳盡說明,多名黨內人士也向本刊證實,賴陣營後續還會提出專門的性別、族群政見。

台灣新住民、原民各有58萬餘人,賴清德就任黨主席後增設新住民事務部,由新住民立委羅美玲兼主任。羅美玲上任後舉辦全台巡迴座談,不做呆板的政績宣傳,選擇新住民在台生活切身相關的教育、培訓、獎助學議題,彙整散落在各部會的訊息,鼓勵新住民進修,甚或鼓勵有相關資格的新住民報考移民官,盼讓更多新住民知道「不只有美容美髮、小吃,在台灣還有很多其他謀生管道」。
羅美玲透露,在一次賴清德與新住民座談中,有新住民姊妹向賴淚訴,家人曾來台照顧懷孕的她,因不熟悉台灣規定逾期居留,被查獲後終身不得再入境,從此除非她回母國,否則再難相見;賴聽了神情凝重,要羅美玲速與相關部門研商,不用列入自身政見等選後才做。最後,這問題在今年修正《入出國及移民法》時透過附帶決議獲解決。

原委連線 強化組織戰
「很多事政府都持續在做,只是大家不一定清楚。」羅美玲舉例,侯友宜質疑懷孕新住民需居留滿6個月才能納健保不合理,柯文哲也倡議要讓新住民來台直接納健保,但6個月是比照《健保法》對本國人的規定,非針對新住民,若修改需一體適用,且為彌補不足,蔡政府執政後,已使懷孕且未納保的新住民能享等同健保身分的14次產檢補助;懷孕期間如有其他醫療需求,也可申請新住民發展基金的急難救助。羅表示,巡迴座談會間,就有新住民直言:「這些補助本來就有了啊!」不懂侯、柯怎會這樣提。
「從今年3月起我們一直在等,因為伍麗華有很多煎熬。參選、當立委,特別在原民選區,是相當相當困難的事,終於我等到我們雙東姊妹花再次合體,伍麗華即將跟陳瑩一起,再次為民進黨拿下平原、山原兩席!」26日在花蓮競總成立大會上,陳瑩意外爆料伍麗華這次競選連任的心路歷程轉折。

原民選票長期被認為偏藍,民進黨23萬黨員中,具原民身分者不到2,000人。不過,賴清德就任黨主席後,主動在黨務主管會報上,要求盤點原民最多的六縣市黨部,增設一名副執行長專責原民工作,並增設各分區督導,強化協助鄉鎮聯絡站總召的工作。
雖然賴清德透過強化黨部組織支持原民立委,但伍麗華堅持「族人在哪服務就到哪」承諾,選服足跡踏遍全國,時常山上海邊折返跑,甚至遠赴金門與族人見面;同時伍的國會問政功課也沒落下,成為首名國會評鑑雙料冠軍的山原立委,中止過去原民立委常被列「待觀察名單」的難堪紀錄。但在高強度的選服行程與問政兩頭燒之下,伍麗華今年初一度考慮改推薦其他優秀族人參選,自己不再連任。
深化照護 列健康預算
「國會的選情緊繃,每一席都十分重要。」一位黨內人士說,在黨內勸說下,伍麗華今年5月終於下定決心再戰2024,賴清德很關切伍麗華選情,但又擔心民進黨這塊招牌在原鄉並不吃香,自己若幫伍麗華站台,恐怕對伍選情沒加分。伍麗華也告訴本刊,她邀賴清德出席她的大造勢,但賴清德反過來設身處地替她著想,要她不必感到負擔,讓她既感動又愧疚。
與其他政策一樣,賴清德族群政策會延續蔡政府方向加強,伍麗華說,原住民和全體國人平均餘命相差8、9歲,過去30年,這個差距只縮短0.5歲。蔡政府強化在原民聚落布建文化健康站,讓原鄉獨居老人日常生活有人陪伴照顧,僅2年時間,平均餘命差距就縮短了2歲。

賴清德也在國家希望工程記者會中承諾,未來會遵循今年通過的《原住民族健康法》寬列健康預算,提升原民地區的醫療資源與專業能力。
民進黨12月3日將舉行全國23場縣市競總成立大會台北最終場,12月底、選前3週則將啟動最後一輪全台大造勢,面對藍白不合,綠營組織戰仍依年初規劃進行,「到目前為止我們都是按表操課,因為我們不只要勝選,更是要衝刺總統得票過半、國會席次過半。」競選幹部這樣強調。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