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老橡樹酒館》 這餐最暖心會員專區娛樂敘利亞難民無預警下來到沒落的凋零小鎮安置,在此他們飽受歧視,只有酒館老闆接受他們。(捷節電影)文 黃以曦發布時間 2024.04.01 12:45 臺北時間更新時間 臺北時間英國難民敘利亞影評黃以曦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加入訂閱會員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加入訂閱會員「一起吃飯,永遠彼此為伴」!肯洛區息影之作。故事講述英國一處逐年沒落凋零的地區,人們對居民外移、房價腰斬、昔日榮光不再的低迷氣氛感到沮喪。這時有敘利亞難民被送過來住居安置,居民把鬱悶轉嫁到移民們身上;不僅態度惡劣,對於接納並伸出援手的酒館老闆,也不顧一同長大的彼此情誼,硬把帳算到他頭上。肯洛區素為台灣觀眾熟悉,他不僅得過眾多影展大獎,其作品且為弱勢發聲、關注社會議題,被稱為「英國電影的良心」。電影中的人文情懷、正義感以及對時局情勢的觀察,讓這些作品總是引起許多討論,對階級落差和不公義的反省,也曾引發一陣呼籲,指應作為英國高薪富裕者的「公民必修觀影」。《老橡樹酒館》大致延續肯洛區的社會寫實與關懷的創作軌跡,這次更加碼升級地加入了移民問題。沉痾未解的勞工階級處境,碰上了失去家園、飽受歧視的難民,這並非乍看的「弱者對更弱者的罷凌」,而是關於人性的脆弱,以及肯洛區眼中從來重要的社會之結構性缺陷。《老橡樹酒館》再度由與肯洛區合作20年、一同拿下數次金棕櫚的編劇伙伴保羅拉維提執筆,儘管秉持議題反思的初衷,電影中的主人翁卻絕非功能性的樣板。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更多內容,歡迎訂閱鏡週刊、了解內容授權資訊。歡迎加入鏡週刊 會員專區限時優惠每月$79元 全站看到飽加入premium會員$10元可享單篇好文14天 無限瀏覽解鎖單篇報導已經是會員?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