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斌專欄】《比利・林恩》美國票房不如亞洲的原罪

mm-logo會員專區娛樂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於11月11日在台港中上映,北美則隔了一週,到18日才全美上映。該片在台灣與中國的票房遠比北美好,為何太平洋兩邊票房表現會差這麼多?除了華人觀眾對李安的熱情支持之外,事實上從題材、高規格放映、到影片的宣傳重點,都造成了這個令人遺憾的結果。
美國觀眾對3D電影的接受度不高,主打未來3D全新觀影感受的《比利.林恩》在美國票房不盡理想。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在亞洲上映2週,在台灣拿下首週末票房冠軍,累計票房6000萬元,包場觀賞3D、4K、120格的場次依然滿座。該片在中國大陸成為李安僅次於《少年Pi》的票房第二高影片,超越了《色,戒》的1.38億人民幣,達到1.5億(約台幣7億元),還有人專程搭機到上海與北京去看3D、4K、120格的版本。可惜《比利.林恩》在中國上映第一週輸給《奇異博士》,第二週又輸給馮小剛的《我不是潘金蓮》,這部讓范冰冰演村姑的電影,首週末就賣破2億人民幣。
相對於華人對 《比利.林恩》的關注,這部題材非常美國的電影,卻在美國踢到鐵板。11月11日在美國不是光棍節,卻是最適合《比利.林恩》宣傳的「退伍軍人紀念日」。電影公司似乎因為紐約電影節首映後的影評好壞參半(影評網站「爛番茄」只有45%的支持度),因此決定放棄退伍軍人日的宣傳效果,只在紐約與洛杉磯各一家戲院上映,希望先賺到口碑。洛杉磯、紐約2家戲院上映的是3D、4K、120格的版本,因為票價比較高,奪下當週末單間戲院平均票房冠軍,平均每家戲院收入高達5萬美元(約台幣160萬元)。但上周末擴大到1,000多個戲院上映後,未能達到電影公司預估的300萬美元,只有90萬美元(約台幣2900萬元)的票房,在當週放映影片中只排第14名,平均每家戲院的收入竟然不到1,000美元(約3.2萬新台幣),跌幅不可謂不大。
回想2000年《臥虎藏龍》在美國上映時的狀況,一開始也只有16間戲院上映,但卻花了2個月的時間,逐漸賺口碑並增加戲院,一直到2個月之後,才擴大到全美國1,000多家戲院上映,不但讓《臥虎藏龍》成為美國史上最賺錢的外語片,更因此累積足夠能量在奧斯卡獎上大放光芒。雖然說我這樣推論不見得對《比利.林恩》公平,畢竟2部片子不同,製作背景也不同,但發行公司事前行銷上映的規劃,以及看票房與輿論反應所做的應變,這次確實不夠理想。
梅爾吉勃遜主導的《鋼鐵英雄》上映只比《比利・林恩》早一週,劇情卻較容易被美國人接受。(圖為《鋼鐵英雄》電影劇照,甲上提供)

歡迎加入鏡週刊 會員專區

限時優惠每月$79
全站看到飽

10元可享單篇好文14天
無限瀏覽

已經是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