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賽前曾有臆測婁燁的新片和馬英力以中國審查為題的紀錄片有望問鼎,結果最後只是傳言。許鞍華的《明月幾時有》則在此間宣告將為上海電影節開幕。有人覺得是中國對影片參展規定的政策緊縮有關,更有人認為是中國電影市場的蓬勃已經轉移影片的製作方向,對影展而言的「好片」難尋。不過坎城對華語電影的拔擢向來就是慢半拍,對獨立製片的敏銳度也不如柏林、威尼斯,也是不爭的事實。當然,坎城不是唯一指標,但在電影藝術、作者美學、甚至議題挖掘上,絕對舉足輕重。儘管今年華語電影在坎城表現零落,中國媒體及市場展的參與量,還是很驚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