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效應 挖寶低估股 之前提過,由於ETF在過去這幾年來逐漸成為全球投資人認同的投資方式之一,而這些資金湧入ETF後就會投入到各個指數的成份股當中,也因此成為推動權值股與指數的主要動能。 但這種投資方式容易產生馬太效應,也就是強者越強、弱者越弱的現象。它容易把優質的股票推升到一個價格偏高的水準,而那些許多未被納入成份股的股票,卻反而出現了價值窪地。由於指數現在已經處在相對高點,因此,選擇那些還在低谷的公司,就成了許多主動投資人目前的策略。 以中國股市為例,股價頻創歷史新高的貴州茅台,在上週五收盤的本益比已經來到37倍,股價淨值比則是8.19倍。而近幾個月才開始受到投資人關注的中國銀行業,例如工商銀行的股價雖然也來到了近10年高點,但它的本益比只有7.89倍,股價淨值比則是1.1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