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追緝聶魯達》 帶你走進一座迷宮會員專區娛樂電影架構如同迷宮般引人入勝,追緝聶魯達的過程也像目睹神祕棋局,會令人大呼過癮。(翻攝自www.indiewire.com)文 聞天祥主播智偉發布時間 2017.11.05 06:23 臺北時間更新時間 2023.09.12 20:25 臺北時間聞天祥第一夫人的秘密智利諾貝爾獎詩人追緝聶魯達影評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加入訂閱會員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加入訂閱會員智利導演帕布羅拉瑞恩以驚人的速度在同年完成《第一夫人的秘密》和《追緝聶魯達》兩部電影,雖然都涉及近代名人,但前者按部就班講賈桂琳甘迺迪突遭喪夫的心路歷程,後者的架構卻有如一座敘事迷宮,引人入勝。 聶魯達不僅是得過諾貝爾獎的詩人,也曾以智利共黨身分擔任過參議員,他批評當局,召來身繫囹圄的危機,以致不得不流亡。為觀眾描述這段過程的,則來自一個負責追緝他的警探。剛開始一切還算尋常,頂多透過警探描述要逮捕的詩人,難免出言不遜,但也理所當然。導演還藉此之便,一併拆解了聶魯達的偉人形象:他可以信奉左派,卻過著豪華的生活;擁有志同道合的妻子,依舊尋花問柳。但這並無礙那些動人詩句激勵無數男女老幼,也不代表他的問政與關懷只是作態。人性在理想與欲望之間的拔河,藝術家與政治人物也不例外。看著看著開始心生狐疑。一來警官的旁白逐步有詩化的傾向,是先他一步逃開的聶魯達在每個地點刻意留下的小說改變了他嗎?而當詩人妻子告訴警探:「你只不過是故事裡繞著主角轉的人物而已。」更一語驚醒片中人和銀幕下的我們。表面上,聶魯達是被警探詮釋的;但這個警探又可能是聶魯達虛構出的角色。而這一切,都只是導演帕布羅拉瑞恩布局的迷宮。當旅途走到最後,兩名主角走向對方,死去的可以復活,敵對的轉為認同,與其說是政治信仰的轉向,不如說是創作魔法讓虛實真假,從相對變成相生。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更多內容,歡迎訂閱鏡週刊、了解內容授權資訊。歡迎加入鏡週刊 會員專區限時優惠每月$79元 全站看到飽加入premium會員$10元可享單篇好文14天 無限瀏覽解鎖單篇報導已經是會員?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