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難神明的故事番外篇】神明與神像會員專區人物林新來收容神明,木架子一層一層疊至天花板,整間透天厝顯得擁擠,但也讓人感受到林新來的善心。文 陳昌遠攝影楊子磊影音何懿原主播智偉發布時間 2017.11.27 19:01 臺北時間更新時間 2023.09.12 20:26 臺北時間神像鏡相人間退神落難神明林新來神明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加入訂閱會員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加入訂閱會員神像的臉容削瘦,或者豐腴,反映了祂被雕造的年代。一尊清朝的土地公,祂身軀上剝落的漆,以及香火所燻黑的顏色,代表祂也曾護佑一個家族的興旺。那想是300年前,某個人為了保平安,帶著祂跨越了黑水溝,來到台灣。然而,當祂出現在收容神明的地方,就代表祂落難了,落難的原因不得而知,只能想像。祂可能先在一個家,家破了,被送到一座廟,廟倒了,祂就再也不是一尊靈驗的神。祂被當成物品,丟掉了。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更多內容,歡迎訂閱鏡週刊、了解內容授權資訊。歡迎加入鏡週刊 會員專區限時優惠每月$79元 全站看到飽加入premium會員$10元可享單篇好文14天 無限瀏覽解鎖單篇報導已經是會員?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