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BPM》 我心難忘的節奏

mm-logo會員專區娛樂
《BPM》記述了巴黎愛滋行動組織對政府的抗爭行動,但它不賣溫情與個人,而是更深刻的寫實與反省。(傳影互動提供)
《BPM》記述了巴黎愛滋行動組織對政府的抗爭行動,但它不賣溫情與個人,而是更深刻的寫實與反省。(傳影互動提供)
《BPM》追記了90年代巴黎愛滋行動組織「Act Up」以抗爭行動施壓政府部門及製藥公司的不作為,並大張旗鼓喚醒大眾對疾病的關心,來打這場看不見的戰爭。除了疾病無情吞噬他們親人和朋友的傷痛,還要面對那些漠不關心或視其為天譴的人。
《BPM》120 Beats Per Minute
關於愛滋,大部分觀眾都舉得出幾部電影,湯姆漢克、馬修麥康納甚至靠它拿下奧斯卡影帝。但《BPM》截然不同,它聚焦在時代與觀念的野心,遠遠大過溫情及個人。不過它並沒想成為金碧輝煌的史詩,而是更深刻的寫實與反省,摒除歌功頌德和過於簡單的因果,而去呈現看似激進的行動背後,那些生命的奮力掙扎,也不避諱呈現運動內部的衝突糾結。
此外,我們也看到剛入組織的新成員Nathan如何遇上看似瘦弱但行動激進的Sean。從兩人到校園發保險套,女學生發出歧視言論,Sean故意當她的面親吻了Nathan;到兩人發生關係,鏡頭在一張床上,電影時間卻神奇閃回到他們各自的初體驗,甚至染病的緣由。愛與慾、身體與死亡的辯證,是那麼言簡意賅卻華彩過人地碰觸道德的複雜性。如果我們跟隨影片進入到這個層次,然後再去質疑主角後來幫病重的愛人打手槍、或是愛人死後與別人發生關係的行徑,不是調錯頻道、就是偽善了。
這種不刻意討好或裝乖,也許讓它在各大重要獎項都缺那臨門一腳;但作為一部好電影,它的質地卻無庸置疑。無論是做為時代的印記,或是對個人主體性的尊重,它都兼顧了細膩與深度。在質樸外觀下,有著極紮實的內涵與濃郁的情感,沒淪為愛滋組織的宣傳片,而更像一首嘹亮的生命之歌,真是難得之作。

91分

  • 導演:羅賓康皮洛
  • 演員:比斯卡亞、阿爾諾法盧瓦
  • 片長:140分鐘
  • 級別:限制級
  • 上映日期:2月14日

歡迎加入鏡週刊 會員專區

限時優惠每月$79
全站看到飽

10元可享單篇好文14天
無限瀏覽

已經是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