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鶯歌,每個人可能都知道它是陶瓷小鎮,但除此之外,對於鶯歌的故事,卻是十分陌生。跟著高齡70多歲的資深導覽老師何振源,第一站來到鶯歌最古老的土地公廟「福德宮」,這間超過百年的土地公廟,位在「鯉魚穴」山頭,下方是鶯歌溪,何老師從唐山過台灣,一路聊起鶯歌的開墾史,這間土地公廟最早是由地方仕紳陳阿生提供土地,再由兒子陳斐然募款新建,其中陳斐然在鶯歌陶業發展史中是位關鍵人物。
彎街窄巷內看鶯歌的前世今生
文化路上的古蹟建築、東鶯里的鶯歌老照片,跟著導覽老師、聽故事,這才發現鶯歌的前世今生挺精彩。
鶯歌陶業始於清朝,當時泉州磁灶人吳鞍渡海來台,來到兔子坑(今桃園縣龜山鄉)發現有適合製陶的黏土,開始生產粗陶器,後因漳泉械鬥轉移至鶯歌尖山埔一帶,自此開啟吳氏家族的鶯歌陶業。除了吳家外,鶯歌大多是分散的傳統小窯場,直到陳斐然接任「鶯歌信用組合」組合長,整合鶯歌陶業產銷,由「益成記」統籌整個陶瓷銷售,開始企業化經營,也讓鶯歌陶業發展更加興盛。
跟著何老師來到以前鶯歌繁華的文化路,這裡還留有幾棟老房子,其中一棟1916年建成的「汪洋居」,是地方仕紳余海惷開的輾米廠,當時2層建築為巴洛克與中國風的混合,立面有花瓶飾紋,有趣的是上頭還裝避雷針,至於女兒牆,則是讓不能拋頭露面的未嫁女兒,可以趴牆上往外面看熱鬧。
何老師說,40年代有句俗諺這麼形容, 「 第一好賺是賣冰,第二好賺是開硘仔間 ( 陶瓷廠 ) ,第三好賺才去做醫生」「土攪水是好賺親像鬼」,當時鶯歌每個家庭工作幾乎與窯場息息相關,有人直接在窯場工作,有人砍柴、挖土、練土賣給窯場,也有人批貨叫賣,在馬賽克磁磚流行的年代,小孩子一放學忙著打工,把馬賽克排好一才一才、塗上漿糊,那時賺得工資都可養活自己。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