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燃燒烈愛》 飢渴靈魂的低鳴會員專區娛樂劉亞仁飾演性格單純又敏感、為深愛的女人揭開謎團的送貨員,李滄東將故事拍得詭異有張力,電影語言亦突出。(翻攝自hancinema.net)文 聞天祥主播智偉發布時間 2018.06.24 06:24 臺北時間更新時間 2023.09.12 20:27 臺北時間韓片影評燃燒烈愛聞天祥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加入訂閱會員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加入訂閱會員《燃燒烈愛》是韓國導演李滄東在《生命之詩》後,睽違整整8年的新片。作家出身的他,首度改編別人作品,取材村上春樹的《燒掉柴房》,卻仍能保持強烈的個人風格以及突出的電影語言。 劇情乍看之下,似乎是個三角戀情,卻又不僅於此。劉亞仁大學畢業、服完兵役,想成為小說家、卻暫時兼差送貨。有次在工作途中巧遇同鄉舊識姜鍾淑,兩人進展快速,他甚至在她去非洲旅行時,去她住處餵食那頭不肯現身的貓。然而當旅程結束,興沖沖地去接機時,卻發現女孩身邊多了個高富帥的男友史蒂芬元。這兩男一女中間,有種詭異的張力,在外表和諧的互動下快速蔓延。李滄東善用所有元素,小從電視新聞的失業率報導到女主角公寓僅能靠對面高塔反射一瞬陽光的狹隘格局,到較明顯的像她在富少朋友面前認真示範非洲舞蹈、眾人卻虛應故事的尷尬,或是劉亞仁與父母的長久疏離;除了對比階級差異,也暗暗透露出,無論富足或貧窮都感到的空虛和無助。而當其中一人突然消失後,剩下的,一個好整以暇,一個疲於奔命。失衡的關係,不僅帶出接連的懸念,啟人疑竇;隱隱約約的線索(水井、手錶、貓咪、水塘、行李箱),也讓所有台詞也變得話中有話,加上虛虛實實的畫面和真真假假的記憶,我們開始懷疑起所有角色,卻又被暗示謎底很殘酷。李滄東拍出好幾個神奇的長鏡頭。例如女主角在斜陽中脫了上衣舞蹈、想融進橙黃光暈一塊消失的感傷落淚;或是接近尾聲時,暴力與救贖、酷寒與灼熱的對比。他的場面調度巧妙地運用了自然光,加上演員的落力表現,讓人彷彿從銀幕上聽見靈魂的低鳴,哀迴不已。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更多內容,歡迎訂閱鏡週刊、了解內容授權資訊。歡迎加入鏡週刊 會員專區限時優惠每月$79元 全站看到飽加入premium會員$10元可享單篇好文14天 無限瀏覽解鎖單篇報導已經是會員?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