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輟生投資勝經】跟著主力大戶賺錢 這4個動作必懂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LOCO表示,每個主力或大股東的起手式都不會差太多,可以簡單從價量結構看出端倪。
LOCO表示,每個主力或大股東的起手式都不會差太多,可以簡單從價量結構看出端倪。
有30年操盤經驗的LOCO(本名劉醇隆),即便擅於期貨當沖,但他仍坦言,自己的主要獲利來自個股波段操作,主要理由是大盤指數的走勢不容易預測,不過一檔會漲的股票絕對有脈絡可循,可以看到未來半年、甚至1年的樣貌。而這個走向可從主力大戶的動態得知。
「每個主力或大股東的起手式都不會差太多。」劉醇隆解說,主力操作股票不外乎4個動作:打底、起漲、追漲及頭部,而投資人有2個重要的進場時機點,主力在打底及追漲時。
所謂打底指股價在一段時間內,在特定的價格區間中,上下來回跳動。而打底時間至少要百日以上,打底時間愈長,起漲力道就愈大。劉醇隆透露,箇中訣竅在看週K線,而非日K線,「因為大股東都是以年為單位在策畫走勢。」另外,該檔股票一定要有基本量能支撐,關鍵在週均量不低於2千張。
找出打底百日以上,且週均量2千張以上的股票後,接下來就是等待量能點火的進場點,判斷依據是,當週成交量大於5週平均成交量的1.5倍以上,此時可分批進場。「股票打底時爆量進場,表示你跟大股東或主力的平均成本會相當接近。」
打底完,股價會開始突破盤整區間,此時視為「起漲」階段,劉醇隆建議,這時投資人只要注意停損,「如果週K線跌破打底區間的下緣,表示主力拉抬失敗,這時候就要停損出場。」
若順利起漲一段時間後又出現爆量,通常當週成交量會比起漲時的量再多1.5倍以上,可視為主力在「追漲」,這是投資人第二次加碼或重新進場的時機。
最後,就是靜待「頭部」型態出現,例如股價從高點拉回幅度達15%,即可停利出場,「15%是主力們一個約定成俗的默契,如果跌幅超過這個幅度,表示後面會有一波賣壓。」
劉醇隆提到,通常主力會計畫整個波段至少要獲利1倍以上,一般投資人如果跟著做,獲利就算不到5成,也可以達到2至3成。他舉例,2012年10月發現大立光股價盤整約1年,同年11月盤整區爆量,立刻分批進場,買進均價約700元,之後大立光在2014年7月觸及波段高點2640元後,股價開始修正超過15%,因此開始獲利了結,波段獲利超過2倍。
「但注意做好資金分配,除了持股最好分散為5至10檔,另外,絕對不要槓桿操作,有多少錢做多少事,千萬別融資。」劉醇隆笑說自己非常「龜」,沒看到明確訊號寧死不動,「其實操作很簡單,就是每個環節做好該做的事。」

跟著主力大戶買股票 以嘉聯益為例

 
打底
股價從2016年1月跌破前波段低點後,開始進入盤整,盤整區間在23.6至16元之間,盤整期間超過1年。2017年4月初,當週成交量突破3萬張,為過去5週平均成交量的2倍以上,視為主力進場布局訊號。此時分批進場,買股均價約在20元。
起漲
同年9月初,股價突破盤整區,此為起漲。
追漲
10月初再爆出過去未曾出現的大量且股價大漲,為追漲訊號。
頭部
同年12月初,股價從最高點50.1元拉回,最後在43元賣出(50.1元高點拉回的15%為停利點)。以20元買進價計算,波段獲利115%。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