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洛斯阿科斯塔是英國皇家芭蕾舞團首位主跳羅密歐的黑人舞星。國籍、種族、甚至出身,讓他在普遍被視為西方、白人、貴族化的芭蕾世界裡(這未嘗不也是一種偏見),顯得特別突出(也有人以為突兀)。殊不知他本來是個逃避練舞、硬是被爸爸從街頭揪回來的貧民。 身為奴隸之子、職業是卡車司機的父親,是逼迫、也是激勵他學舞的動力。本片敘事一分為二:一條是主角芭蕾之路辛苦走來的回憶,一條則是現實中他正在編排的舞碼,事實上這齣舞表達的正是他的血淚史。兩者交錯出現,產生了「真實與藝術」裡外對看、相互辯證的效果。有趣的是,他在舞作中扮演的並非自己,而是嚴厲的父親;也讓他的創作,除了自我回顧,也有試圖理解父親的弦外之音。而他的舞蹈老師,冒著自己回去被清算的危險,也要幫他接受英國舞團的邀請。化育英才的用心,和父親所作所為異曲同工,也是亮點。這其中的衝突,甚至比勵志成分更動人。 由於身分的特別,卡洛斯阿科斯塔的舞蹈人生還能旁觸到許多敏感議題,例如黑人父親與白人母親的結合,以致後者親友對他們幾個膚色不同的姊弟刻意差別待遇;寄宿學校生活的寂寞,以及經濟弱勢遭致的霸凌;古巴的國際處境,更讓他的成名擔負國族之光的重擔。可惜有些蜻蜓點水,著力不夠,尤其後半部節奏太趕,幾處劇情轉折略顯急躁。但除了可觀的舞蹈場面,攝影與配樂也相當有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