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老中藥行轉型 抓藥之餘也能聽故事會員專區美食旅遊早期的老藥櫃,已經有數十年的歷史,也見證時代的變化。文 游琁如攝影何宗昇胡耀仁主播智偉發布時間 2019.08.04 07:57 臺北時間更新時間 2023.09.12 20:30 臺北時間中藥行中藥嘉義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加入訂閱會員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加入訂閱會員大林街上,有間已經傳承三代,超過60年的「泰成中藥行」。過去的中藥行,除了抓藥、基礎把脈外,更是鄰里的活動中心,隨著健保制度化,中藥行逐漸沒落,第三代店主許開興說,最早中藥行只開市場側店面,隨著人潮流失,他思考老藥行轉型,將老舖改裝明亮的LED燈。接著又利用狹長街屋概念,將店面拓展於鬧街側,市場與街道各有店鋪,想買藥者,走入其中一頭,自然有人接應。許開興(左)接管父親許銀山的藥房,改變燈光及藥鋪。因想讓更多人認識老中藥行的可貴,他再買下市場旁的老屋,打造成文物館。進入文物館,首先可以看見老式抓藥檯上展示中藥度量衡工具,例如秤子、南剪等,屋子一角還放上已經非常少見的藥船碾槽,旅客可以坐在椅子上,體驗過去用腳碾藥材的感受。許開興在市場老舖旁邊,買下整棟房子作為文物館。文物館內部,展示許多過去中藥行的製藥工具。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更多內容,歡迎訂閱鏡週刊、了解內容授權資訊。歡迎加入鏡週刊 會員專區限時優惠每月$79元 全站看到飽加入premium會員$10元可享單篇好文14天 無限瀏覽解鎖單篇報導已經是會員?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