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畢業即北上三重當學徒,退伍結婚後,自己創業當老闆,從製造鐵窗開始,一路做到鐵皮屋、鋼構建築,市場走下坡時力拚轉型,在各界質疑聲浪中堅持以小搏大,砸60億元打造台北港做基地,切入中鋼也卻步的風電市場,3大國際離岸風電開發商上門求合作,去年營收24.03億元,終於止跌回升。
【鐵窗工拚成24億頭家1】鐵窗工人打造離岸風電 3大廠商都要他
賴文祥出身嘉義農村,沒有高學歷與富爸媽,他自嘲是「台灣土狗」,只能苦幹實幹、不畏戰,鎖定獵物就全力衝刺。
厚度逾15公分的鋼板,在捲板機運作下,從平面慢慢彎成直徑4米、高12米的巨大圓筒,這是離岸風機水下基礎的基樁(Pin Pile)一部分,對接後成品有90米,它就像房子地基,要打入海底,扮演穩固風機系統及塔架的重要角色。
「我們台北港的廠房深度有120米長,完工以後就是觀音廠做完運到那邊對接。」在各行各業深受武漢肺炎疫情所擾,陷入經營困境之時,世紀鋼鐵集團卻不受影響。為了下半年要交貨給丹麥風電廠沃旭的81支Pin Pile,工廠24小時不斷電、員工分三班加緊趕工。董事長賴文祥巡了一圈、確認進度之後,才脫下工程帽與護目鏡,回到辦公室。
16歲就進工廠當學徒,與鐵為伍45年,從窗戶、鐵皮屋、大樓、道路橋梁做到離岸風機,體積與格局愈來愈大,賴文祥沒怕過,對他來說萬變不離其宗,「都是鋼鐵啊!基本都一樣,只是鋼構大部分是四方形、平面,可以翻轉焊;水下基礎是龐然大物、是圓的,東西不會動人要動,倒吊、仰焊、立焊,各種角度,技術要很高。」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