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立醫療決定前,要先參與諮商 初春三月這天午後,阿慧跟小徐夫妻兩家9口人,浩浩蕩蕩來到宜蘭陽明醫院。阿慧決定今天要簽署「預立醫療決定書」。阿慧說:「當初,我們無法放下對父親的情感,但是最痛苦的是病人,所以要事先為自己未來的臨終醫療做決定。」阿慧的奶奶跟大伯走之前也是中風,不想像他們這樣,阿慧要預先決定自己想要的人生終點。 這一趟是與醫師陳秀丹的「醫療諮商」,是病主法規定簽署「預立醫療決定書」前的必要程序。但會有這麼多人來,阿慧始料未及。原本他只約先生跟朋友小徐夫妻,但到醫院前的餐敘上,阿慧獨居的表哥羅瑞林、羅瑞林跟阿慧的媽媽,一聽到都說要順便簽一簽;小徐的父母和念大學的兒子也都來了。 小徐的媽媽坤漳嫂說,「我女兒不敢跟我說要簽這個,做兒女的怎麼好跟父母說,自願不要救?但是,我想簽這個好久了,真的是看太多人拖著很艱苦,會驚。」他提到某個親戚因肺纖維化無法離開氧氣,每天灌食,在呼吸照護病房住了8年才走,「樓仔厝花掉一棟。他的兒女也知道,若是拿掉呼吸器,他早死了。」快80歲的坤漳伯在一旁用台語搭腔:「有健保後,鄰居親友好多這種情形,死袂去(想死死不了)。像有鄰居車禍,救回來,但是都不會動,撐了好多年,他老婆跟兒子都說:『當初不要救就好了,多痛苦而已。』」 」坤漳伯在宜蘭每天到田裡勞動,一時興起,還會放下農事,跟老婆跑出去玩。他的生命哲學是:「要能做,好好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