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晚上,原本車水馬龍的曼谷沙通路成了步行區,人群淹沒了雙向四線道,從德國大使館滿溢到250公尺外的倫批尼公園。泰國人民的代表剛向德國大使提交了公開信,要求德國政府提供長居德國的泰王拉瑪十世在德國的出入境記錄,並對拉瑪十世在德國境內的遺產稅問題和侵犯人權的政治決策作出回應。
【泰國學潮現場紀實1】三輪車運來民主大聲公 年輕人怒吼反軍隊與王室的封建結構
泰國學潮抗爭延燒至今已經4個月,
在10月15日清晨的清場和10月16日晚上高壓水柱的鎮壓後,
集會逐漸從以大台為中心聚集的形式,發展成遍地開花的群眾廣場。
在數以萬計的人潮中,手語成為群眾傳遞訊息的媒介,
大聲公和拖拉式音響也取代了大台,成為人民怒吼的出口。
但持有擴音器材會面臨什麼風險?人們為什麼選擇拿起麥克風?
又是誰在默默守護話語自由的集會場?
本文作者實地走入泰國學潮集會現場,跟著擴音器的移動軌跡一窺抗爭者們的故事。
「若政府有心回應人民,我們的三個訴求:總理下台、修改憲法、改革王室,早就得到回應了!」25歲的Mind,是將公開信遞交給德國駐泰大使的三位泰國人民代表之一,「要是泰國政府能正面回應我們的訴求,今天泰國人民也不需要寄望德國政府的協助!」
政府不斷打壓和漠視,推使學潮訴求升級到改革王室。
2014年,時任陸軍總司令的帕拉育,在反盈拉政府的黃衫軍運動越演越烈下,以民意強烈呼籲為由,勸總理盈拉請辭,不久後他便一反「不干政」的承諾發動政變,推翻了看守政府、廢除憲法,並由國王拉瑪九世任命為總理。而今,帕拉育的處境可不比當時的盈拉輕鬆,以年輕人為核心,數以萬計的人民在過去四個月間持續地走上街頭,不僅要他請辭,更訴求透過對憲政體制和王權規範的改革,瓦解以軍隊與王室為中心的封建勢力結構。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