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起台灣的無常!專收快篩陽性 「加強版防疫旅館」的幕後

mm-logo會員專區美食旅遊
如今飯店、旅館業者多了個使命,「加強版專責防疫旅館」,住進房間裡的人,一切都和過去不一樣了。(雀客旅館提供)
如今飯店、旅館業者多了個使命,「加強版專責防疫旅館」,住進房間裡的人,一切都和過去不一樣了。(雀客旅館提供)
身為旅遊記者,一般住宿、飯店旅館的流程還挺熟悉的,從入住體驗到退房。我想一般旅客經歷的似乎總該與我相同。旅館是一個生活移轉的空間,對美好生活的渴望,填入對異地的綺麗心思感受。
近一年半以來,旅館多了一個新的身份「防疫」,方框型式的房間成為束縛的蛹,住進去的不再是旅客,而是被困在透明窗框的蜜蜂,拚命想離開。旅行的意義消失,旅館連接的兩端不再是期待與回憶,而是輾轉的憂愁和盼望。
2020年8月,位在台北松江路的「CHECK inn雀客旅館」正式宣布轉型成防疫旅館,自疫情最初的2月起已經苦撐6個月,疫情沒有消退的跡象,旅館的營收呈現雪崩式下滑,僅剩1成,房租與人事成為巨大的壓力。「我們那時開始面對,要轉型防疫旅館這件事情。」雀客旅館執行董事莊正均回顧那個決策的時刻,這樣說道。
2014年開幕的雀客旅館,玩的是年輕人眼中的設計旅館風格。一間開在捷運站旁邊的旅館,用色大膽、具有活潑美式風格,結合台灣溫暖帶有粗獷的性格。最初採訪時,雀客就是我心中推薦旅客來台北時的旅館住宿選項。這間由王品集團董事長戴勝益長子戴東杰開立的旅館,初始就暴紅。數年來以設計和展新思維,在設計旅店中打響一片天。
轉型成接待返台居家檢疫的防疫旅館,雀客還是展現活潑氣氛。(雀客旅館提供)
一間有態度的觀光旅館,轉型成提供居家檢疫的防疫旅館,最難的第一步是什麼?「就是心裡有個坎。但跨過去之後,好像就好了。」那個「坎」,莊正均與董事長戴東杰跨過去了,但員工們沒有。兩人與員工逐一面談,過程中也有人因害怕選擇離職,直到旅館正式走上防疫之路,一切才開始找到頭緒。
防疫旅館定調,彷彿就把台灣的無常一肩扛起。2020下半年開始,台灣的觀光旅館開始面對生死存亡的關卡,轉型成防疫旅館的雀客在此時逆向操作,開始拓點,直到2021年春季,已經在台北、台中共有5間旅館,旅館房間的總數來到855間,均是以一般防疫方式經營。
雀客旅館房間示意圖,並非專責防疫旅館房間內部。(雀客旅館提供)
2021年5月,正當多數人以為疫情終將散去時,台灣開始進入疫情的新一波高峰。莊正均收到台北市政府詢問,為減輕醫院負擔,能否將旅館轉成「加強版專責防疫旅館」?「專責」意指專收快篩陽性者,入住人中有將近8成,都可能在經過PCR檢測後,成為確診者。
「發生的速度很快,是以1小時1小時算的,每個小時都面對不一樣的狀況。」5月19日,雀客旅館整理出一棟無人知曉位置的旅館,共95間房間,正式迎接外人眼中,旅遊業最危險的工作。「加強版專責防疫旅館,需要更嚴謹的營運模式。需要整合到警察、醫療團、國軍、防疫旅館。尤其是醫療團,醫療團必須隨時面對住進來的人的各種狀況。」
恐懼在此是徒勞無功的,唯一能做的就是正面迎戰。團隊50人全數在5月中打完疫苗,投入旅館工作。而「加強版專責防疫旅館」的首要步驟,就是先把一般防疫旅館所沒有的空間區化,分出必須加強注意的感染者進入區,快篩陽性者一入內就要做到空間消毒。期間也協助醫療團現場建置,「在這間旅館裡,醫療團是真正主導一切的,我們其實就是方艙的概念。」
一般防疫旅館內,消毒房間是有SOP的。在旅客退房後,會進行房間靜置,並安排專業消毒廠商,使用1600ppm四級銨界面活性劑,針對地毯作清潔。完成地毯消毒作業後,居家檢疫房間終期消毒前靜置至少3小時、確診靜置24小時,穿著兔裝,N95等入內清消。在「加強版專責防疫旅館」內,所有工作都困難加成。
在「加強版專責防疫旅館」內,清潔消毒是每日循環的動作。(雀客旅館提供)
「房務工作在這間旅館裡,非常辛苦。」此時得穿上3級防護衣,要在3小時內清潔完房間,「通常掃完一次,衣服脫下來全身都是全濕的。」另外因為篩檢後陽性確診比例高,民眾身體狀況多,每種狀況都會掀起一波小型驚濤,「護士時常得在旅館內移動,每一次移動都需要重新消毒。」一舉一動都得小心,旅館空間得隨時檢測在陰性狀態。
從5月19日至今,已經足足3週了。一間營運模式從第一天就得完全定調的旅館,說起來恐怖,但在莊正均眼中一切卻很理所當然,最大的困難是徵人不易,「很多人認為防疫旅館很危險,但因為一切消毒流程要照外面SOP走,環境相對並不會更危險,反而一切會更小心。」
接下這份工作,背後有的是更多家人的體諒與關懷,每天工作回家後,得先全身消毒、脫下所有衣服,才能抱到小孩,「說是盡企業社會責任也是,但其實接下這份工作,想到的就是使命感吧!」莊正均笑說:「也許這就是大家說『同島一命』的感覺吧!」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