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逝者說話番外篇】陪憂鬱母住進精神病房 每天哭著寫下病患故事 遺物整理師廖心筠專訪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廖心筠是台灣第一位居家收納師,也是台灣第一位遺物整理師。
廖心筠是台灣第一位居家收納師,也是台灣第一位遺物整理師。
廖心筠的書架上,除了整理、收納相關書籍,還有個心理學相關專區,她說:「會大量囤積東西的人,心裡可能有個結,沒找出來。」除了進修、看書,幾年前她陪著母親住進精神病院,也讓她更有同理心,知道只有愛和陪伴,可以把那個結解開。
「很多屋主問我,妳為什麼會這麼熟悉精神疾病?因為我和媽媽住在精神科病房一段時間過。」廖心筠原本是櫃姐,27歲那年開始斜槓,幫人整理居家環境,2年後因為母親罹患恐慌症、重度憂鬱,她辭掉工作,陪著母親踏進被3層門鎖住的精神科急重症病房。
廖心筠的母親(右)曾經罹患重度憂鬱與恐慌症,廖心筠(左)陪著母親住進精神病房。(翻攝自收納幸福 廖心筠粉專)
「因為重症病房收的都是有輕生傾向的患者,怕他們跳樓,裡面沒有可以打開的窗,我們可以看見外面的陰晴,卻感受不到風吹、聞不到空氣,徹底明白籠中鳥的感覺。整個醫院裡面只有醫生、護理師還有我跟另一個陪病家屬是正常的。」廖心筠陪著母親,也看著活在自己世界的「暫時室友」。
一個10多歲的少女,因為被霸淩罹患了失語症;隔壁床的少婦,有時會突然抓狂,對著空氣大吼「黃某某,你給我下車!」用各種難聽字眼咆哮辱罵,「她一直在回顧讓她受到重大打擊的抓姦現場。資深護理師進來,淡淡問她:『妳老公在哪?妳看一下這裡是哪裡?』暴怒的少婦環顧四周發現是病房,莫名其妙氣消了,又回去睡覺。」
當時唯一能和廖心筠正常對話的是罹患猝睡症的女孩,「她常覺得死了就能擺脫痛苦、不會造成家人負擔。」聽著女孩說這些負面言論,廖心筠很難過,醫護人員告訴她:「這時只要陪伴、傾聽,不要回應,等對方正面思考時再交談。」

歡迎加入鏡週刊 會員專區

限時優惠每月$79
全站看到飽

10元可享單篇好文14天
無限瀏覽

已經是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