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準備的本子是《春醒》。當他念起劇中人對生活的茫然、探索性愛的台詞時,自然得就像在講述自己的人生。這些人戲難分的時刻,看似簡單卻迷人。
老牌影后娜坦麗貝葉飾演的母親,陪他讀劇本,送他小狗狗,那場不慍不火地告訴兒子當年如何察覺丈夫背叛而從此拒絕溫存,一句「沒什麼比發現自己對此生摯愛完全失去興趣更令人難受」冷靜得教人心痛。這也讓影片最後,兒子化妝準備登臺、母親化妝準備再次約會的交叉呈現,有種為彼此人生翻開新頁的感動。
有時很喜歡這種碎碎念又愛鑽牛角尖的法國片。主角的內心小劇場就是電影的大宇宙,芝麻綠豆也能被搞得天崩地裂,但換個角度,又像是毫無保留地向你傾訴。這類可能被兩性專家或正義魔人歸為不正常的人種,反而成了銀幕上最纖細的靈魂。
尼可拉斯莫瑞把一個在台下比在台上更像戲精的人,詮釋得獨樹一格。那無助的眼神、哀怨的語調,以及無法控制的嫉妒情緒,讓人時而感動時而白眼。不過男友是以同志名片《BPM》一炮而紅的阿爾諾法盧瓦,也難怪要疑神疑鬼了。《碧海藍天》的尚馬克巴爾這次貢獻了一場戲,超級影后伊莎貝雨蓓則如臨演般驚鴻一瞥,更像是送給專心影迷的小小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