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遊草山4】綠意裡捏陶釋放壓力 隱身山中的陶藝工作坊會員專區美食旅遊大面玻璃窗讓學員能在一片綠意中捏陶, 累了還能放下手邊工作欣賞窗外風景。文 陳涵茵攝影胡耀仁發布時間 2021.10.25 08:57 臺北時間更新時間 2023.09.12 20:40 臺北時間雲森陶陶URS27M陶器David Pipkin展覽草山郊山友台陽明山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加入訂閱會員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加入訂閱會員茶與好茶具密不可分,此趟我們要在草山製作屬於自己的陶器。「雲森陶陶」創辦人David Pipkin來台30多年,他用「magic」一詞形容陽明山,他在這開設陶藝工作坊,也定居山上,在草山打造自己的奇幻小天地。「雲森陶陶」陶藝工作室隱身在小巷內。工作坊內亂中有序,拉胚機座位旁是一大片落地玻璃窗,在山中捏陶格外浪漫,藝術講求靈感,有時一花一草都是美感養分。「不要想太多,享受當下,試著用手指對陶土說話,這是一門新的語言。」此趟是我的手拉胚初體驗,從大學開始玩陶的David,給了我這個新手建議,就像施了法般,不刻意想要做好,反而能好好駕馭力道,一切全憑感覺。雲森陶陶創辦人David Pipkin在大學期間第一次接觸捏陶, 開啟鑽研陶藝的道路,至今仍悠遊其中不厭倦。 除了捏陶體驗, 工作室也提供長期陶作課程。和普通的陶藝教室不同,這裡的氛圍更自由,除了傳授基本捏陶技巧,老師也會讓學生自在揮灑創意;參加長期陶作課程的學員,平日也能來工作室自主練習。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更多內容,歡迎訂閱鏡週刊、了解內容授權資訊。歡迎加入鏡週刊 會員專區限時優惠每月$79元 全站看到飽加入premium會員$10元可享單篇好文14天 無限瀏覽解鎖單篇報導已經是會員?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