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台股已經跌破1萬5千點,本益比來到11倍,股價淨值比則是來到1.83倍,很多投資人都想知道,這樣的位置算是落底了嗎?但我認為這波修正可能還沒有結束,因為盈餘衰退才剛要開始。
【達觀股市】盈餘衰退來了 台股修正恐未結束

過去幾週,我在專欄中持續提到,面對近期的漲勢,投資人都應該以跌深反彈視之,並且保守因應。而台股在上週下跌將近7%,今年以來已修正超過20%,正式宣告跟隨全球股市、落入熊市區間。
亞特蘭大聯邦銀行的模型顯示,美國第二季GDP季增年率為-2.1%。考量到第一季GDP季增年率實際數為-1.6%,如果最終在月底公布的第二季GDP實際數據也是如此,美國經濟恐已經正式進入衰退了。
但是目前華爾街的主流預測,並不認為美國經濟會衰退,或者說不會這麼快到來,至少要等到2023年,衰退的機會才會開始上升。也正是因為如此,目前華爾街認為標普500公司的獲利,在今、明兩年仍會繼續成長。
然而,隨著衰退即將成為事實,各研究機構與法人也必須調整他們的預期。這表示上半年因為貨幣緊縮帶來的估值倍數調整,可能會暫告一段落,取而代之的,則是盈餘調整。
記憶體大廠 調降財測
跟台灣關係較為密切的應該就屬於半導體產業了。記憶體大廠美光,在上週公布的財務預測全面下修,包括營收、毛利率、資產支出與每股盈餘都是如此。未來他們將會優先用現有庫存交付予客戶,而不是持續增產。美光調降財測,可能只是個開始。
也因此,回到一開頭台股目前的估值,11倍的本益比嚴格來說並不算高,但如果考慮到盈餘可能下修,那麼真實的本益比就會比目前高上許多;而1.83倍的股價淨值比則已經屬於偏高水準。要注意的是,在盈餘修正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超跌的狀況。
當然,每次最低點的位置不會都完全一樣,對於投資人來說,了解目前資本市場的位置,或許可以更容易分配接下來進場承接的資金。越接近低點目標,市場盈餘修正越激烈,就是可以分批進場的時候了。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