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劇情設定有些驚世駭俗,倒也拍得優美異常。第一場啃噬,精彩程度足以炸裂校園電影的天花板,卻又和青春啟蒙的興奮迷離並無二致。導演在此便已確立態度,就看觀眾是否買單。正如公路電影中的旅程往往是成長(熟)的縮影,從親緣的背離,女孩遇見長者、愛人,分辨道不同不相為謀;以至找到母親卻不照單全收;無不刻鏤出心智的變化,以及生存的代價。 導演盧卡格達戈尼諾確實不避諱呈現一些驚悚細節,卻也避開虐殺血腥電影的廉價刺激。更有趣的是主角的覺醒和改變,以及對象的選擇與關係的建立。就像有人社交障礙,有人約砲日常,看待欲望的方式有別,生命姿態自然萬千。 以本片獲得威尼斯影展最佳新演員獎的泰勒羅素是全片關鍵人物,照樣男女通吃的提摩西夏勒梅則和她演繹了變態也得以浪漫的極致可能。然而欲望可以回春,肉身卻無法不老,曾以《間諜橋》獲得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的馬克勞倫斯,在片中每次出沒都讓人不寒而慄,足以媲美《藍絲絨》的丹尼斯哈波。他們為影片極具爭議的道德立場提供了深情有力的表演。 另外你也很難不注意到影片選定的時空,雷根政權與這些被當作怪物的人類,顯然有弦外之音。盧卡格達戈尼諾理解自我身分的認同,有時是既痛苦又孤獨的。愛與罪、嗜血與高潮,在他的調度下,原來如此相依相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