蕾雅瑟杜飾演的女主角是個獨力撫養女兒的口譯員,獨居的父親染上「班森症候群」,先是無法閱讀,之後視力退化,搞不清自己身在何處,簡單的動作變得複雜,無法單獨行動。一輩子奉獻給思考的哲學教授要怎麼接受自己的腦袋變成漿糊?公立養老院要排隊,私立很昂貴。導演米雅韓桑露芙並沒誇示女主角疲於奔命,在張羅父親轉進轉出醫療院所的過程裡,從女兒、前妻到現在的伴侶都有出力。但法國顯然不像台灣有時非要一起葬送某個家人的歲月才叫盡心,也膽敢讓女兒發出「面對他的藏書比面對他的人還要親切」這種心聲。我們也得以看到更複雜的面向。
【影評】《美好的早晨》 巴黎女人的生活素描
有人擅長把生活拍得充滿戲劇性,有的電影則宛如生活。後者並沒比較容易,在看似一成不變中呈現生活的多樣性,有時更需要功力。
在此期間,她也和舊時友人重逢,不料天雷勾動地火,沉睡已久的身體復活了。但這個有婦之夫的舉棋不定,也為她帶來痛苦,但導演提出的並不是你以為的道德問題。
大部分角色都很立體,女主會因電影品味不同而和媽媽鬧脾氣,反而不介意「叔叔」介入她們的生活;相較於父親陷入疾病黑洞,對政治活動樂此不疲的母親則顯得活力充沛;然而母親選擇用忘記來拉開與不快樂的距離,卻又讓主角不以為然。
《美好的早晨》其實並不像片名所示那麼光明燦爛。或者應該說,正因為生活必然會有的困難、甚至殘酷,而讓晨光也變得溫暖。導演掌握了這股冷與熱、光與暗,蕾雅瑟杜的表演流暢舒服,帕斯卡葛雷果利對遲暮的詮釋卻占據我心裡最大的面積。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