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裔的作家米蘭昆德拉,在創作後期以法文寫作。對於使用另一種語言在異鄉生活,米蘭昆德拉曾形容,非母語使用者總如拖著重負,在對話中苦苦直追母語使用者,唯有回到母語環境,才感到減肥後的輕盈。劉俊謙學習台腔中文的過程,同樣給我這樣的印象。談話間,劉俊謙留心著自己的口音,想一想字詞,他隨和熱切但要求完美,很想要自己的台腔中文講得完美。即使,語言的使用之中,自然與正確有時並非同一件事。
【鏡大咖】從港腔到台腔的奏鳴曲式 劉俊謙
目前,劉俊謙在台灣演出的角色都是香港人,他的港腔是成立的。不過自我要求甚高的他,仍一直在練習精進語言。與范少勳一起在金馬獎頒獎時,他甚至說了台語。
港腔讓劉俊謙在演《此時此刻》的外送員時,就算色色都有點可愛。到了電影《小曉》,光亮如天使的老師保羅一角,他讓母語廣東話象徵著角色掩飾的黑暗面。廣東話、港腔、台腔…不同表述,都成為他的工具箱。
聲道切換中 劉俊謙
1988年9月26日生。2012年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主修表演,大學畢業後曾短暫到台北藝術大學就讀舞蹈研究所。2020年以電影《幻愛》入圍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演員獎和第57屆金馬獎最佳新演員獎。新作為劇集《此時此刻》,以及與林品彤、陳意涵共同演出的電影《小曉》,電影將於12月8日上映。
表演跟人生很像 求完美不開心
「可能是一種,我對自己的要求吧。之前拍的戲都是,我是香港人的角色,那之後呢?我最近可能要開始拍一些不是香港人的角色。所以在我心裡面有一種壓力是,我要把港腔去掉,我要沒有口音,但可能對我來講是很困難的一個事情…」劉俊謙是與我對話,也與自己對話。而且彷彿有個高我正在檢視著他的發音。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