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三部曲的第一部,即已長達3個半小時,《青春》在某種意義上可視為「大製作」。然而這裡指的不是排場、手筆,因為他依然採用直接電影的手工方式,先取得自由進出廠房宿舍的認可,再讓被攝者熟悉習慣攝影機的存在,而其漫長的記錄過程無遜於屈身其間的工人。耐力與功力,同等驚人。
【影評】《青春(春)》 機杼與激情
王兵入選坎城正式競賽並獲金馬獎最佳紀錄長片的《青春(春)》,記錄了浙江湖州一個叫做織里鎮的地方,那裡聚集了上萬間小型童裝製衣廠,意味著難以計數的勞動人口在不見天光的廠房裡踩著縫紉機,耳語、爭執,夾雜著流行歌曲,迴盪在重複且震耳的機具轟鳴聲裡,計算時間的流逝。
隨著字幕跳出的廠名、人名,我們依稀可見巨大敘事結構中的段落性。片中多是年輕人,他們的體力、速度和熟練,顯然是這份工作最適宜的人選。有男歡女愛、珠胎暗結後的談判分裂;有一言不合,變成刀剪齊飛的衝突場面;有郎有情妹無意的死纏爛打;還有同性之間的man's talk;有人次日得早起,夜裡依然在網吧流連;而怎麼同老闆爭取每件多個幾毛錢工資,則在唯諾與抗爭之間變得矛盾。
你可以說它宛如流水帳,但每一段的真實深刻都非造作的戲劇性所能比擬。而當某個出現過的男孩帶點世故老練再度現身,或者原本埋頭裁布的小伙搖身成為發派工錢的老闆,時代霎時顯影,絲毫無需言說。
沒有故作姿態的憐憫,也沒有刻意為之的批判,在生活的平庸與重複中,依然有著強韌和激情。《青春(春)》為一個值得期待的系列,揭開溫慈且尊重的序幕。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