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傳真】延續交流工作、精進研究方式 李文忠盼國防院成權威智庫

mm-logo會員專區時事
李文忠去年8月接掌國防院後,推動院務革新。
李文忠去年8月接掌國防院後,推動院務革新。
美國總統川普正式就職,外界關注台灣如何因應其拋出的「保護費」宣言,扮演國防部重要智庫的國防安全研究院,去年8月由前退輔會副主委李文忠接任執行長,他宣示在5年內讓國防院成為國際權威智庫。不過,國防院肩負交流與研究兩大任務,政壇有質疑聲認為李文忠「重研究、輕交流」,憂國防院工作恐有所偏廢。對此,李文忠接受本刊訪問強調,交流工作會延續,但過去的研究方式需精進,他訂定四大研究計畫,盼跟英、美智庫合作進行,奠定研究權威性,彰顯影響力,也為我國發展自己的防衛需求論述。
20250106inv001
川普1月20日宣誓就職,他在就職演說中矢言展開「美國黃金年代」。(翻攝白宮X)
前退輔會副主委李文忠接任財團法人國防安全研究院(下稱國防院)後,大力推動國防院院務革新,他日前受訪談到新職展望,強調交流是國防院重要工作,但不應浮濫,國防院研究同仁疲於接待外賓、臨時委託議題及行政事務,應有所改變。
20250106inv001
李文忠上任後也與駐台外媒座談,說明未來工作方向。(翻攝國防院官網)

減少訪團 專注研究

對於李文忠的新政,政壇傳出不同看法,指李上任後首度操辦2024台北安全對話「規格」不比2023年,也有消息指出,國防院近來要跟某美國智庫合辦活動,但過程中,美方對於國防院的合作積極度頗有微詞,擔憂李文忠是否「重研究、輕交流」,削弱我2軌外交量能。
20250106inv001
國防院是我國重要國安智庫,除定期進行民調,也有不少研究出版物。(翻攝國防院官網)
一位國安人士指出,國防院歷任執行長包括林正義、林成蔚、陳明祺都是學者出身,且有國安諮委歷練,長期跟國外智庫互動交流,李文忠的養成背景相對不同,雖然他從立委開始,就是民進黨少有的國防專業委員,後來也在退輔會歷練8年,對國防的專業度無庸置疑,但對智庫國際交流的想像與具體實現為何,可以繼續觀察。
李文忠接受本刊採訪表示,前總統蔡英文2018年成立國防院,賦予兩大任務,第一是1.5軌(半官方)、2軌(非官方)交流;二是研究。他認為國防院在歷任執行長的帶領下,已將交流工作做得非常好,這部分他會繼續延續,當下最要緊的工作,則是加強研究量能。
20250106inv001
當代戰爭中,電磁作戰能力非常關鍵,台灣需透過交流取得國外實戰經驗。(翻攝美國國防部官網)
國防院1年約接待200個訪團,並與全世界重要智庫諸如美國蘭德公司(RAND)、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英國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皇家聯合三軍研究所(RUSI)等往來,甚至合辦論壇。李文忠說,若訪團的專業有對口,當然要接待,但現行約有2、3成的訪團不該由國防院接待,不應一股腦全丟過來,「以後行程全都要經過我,各部會丟來的(訪團)我不一定肯,因為我們要專注研究。」
20250106inv001
無人機在烏俄戰爭扮演重要角色,也是我國內軍事研究者關注重點。(翻攝twitter)
他強調智庫是否具影響力可從兩方面彰顯,一是全世界同行是否參考其研究論文。二是其研究成果是否對決策者產生影響。李文忠肯定國防院的研究水準,但他直言,「過去的研究方向跟方法有些問題。」針對一般民眾的軍事國防科普文章固然重要,但「那是附帶的,不能都在搞科普」。

提升待遇 鼓勵出訪

20250106inv001
中國軍艦、海警傳頻繁在我周邊海域出沒,世界各國都關注台海情勢。(海巡署提供)
李文忠認為,一旦國防院的研究愈來愈有權威性,對國人的說服力自然會愈高、溝通效果也會愈好,自然能彰顯社會影響力,反之,如果國防院寫的文章內容都是相關官員已知的,那就沒有人會看。
20250106inv001
台北安全對話是國防院一年一度的大活動。圖為國防安全研究院主辦「2024台北安全對話」。(翻攝國防院官網)
知情人士進一步指出,國防院能做的不只社會溝通,近年各國都愈來愈重視開源情報(OSINT),例如國防部每日公布中國軍機航跡圖,可能有時不方便直說,與其讓各界眾說紛紜,國防院具權威身分,可以對此進一步研究、詮釋,例如飛機怎麼飛、飛什麼機型、什麼船進來、來到多近距離、如何判定對方是否有敵意,這些都有認知作戰的空間,我方必須緊握話語權、頻繁與外界對話。
20250106inv001
李文忠希望強化國防院研究量能。
為提高研究素質,李文忠著手解決院內研究人員的需求與問題,包括提高研究經費、削減行政負擔。
他坦言,院內行政人員薪資待遇不高,導致人力不足,舉辦論壇、研討會時,研究人員還要兼做行政工作,無法專注研究。李文忠也注意到,過去院內對一個研究案只編列五萬元的研究經費,他要一舉提高對研究案的支持,一個案子最多可申請到上百萬元,並支持鼓勵研究員出國訪問交流,「有了比以前更多的支持,才能要求研究員好好寫一、兩篇報告。」

做出成績 捐款就來

李文忠上任後,國防院訂定了灰色作戰、防衛韌性兩大研究計畫,尋求與英、美智庫合力研究,國內部分則針對國防改革、國防預算兩大主題研究。李文忠說,川普希望台灣大幅增加軍費,但為什麼預算是三%?過去沒有一個理論基礎,他希望透過分析台灣面臨的國防威脅,提出防衛需求,進而用模型算出台灣合理的防衛預算。
20250106inv001
國防院每一年接受政府補助約一億五千萬元,李文忠雖提高研究補助費,並稱「只要真正對提高研究水準有幫助,都該不限成本、用嚴格方式去處理」,但對於預算來源,現階段他並不擔心,「國防院就好好地拿政府的錢把研究做好,等有一定的分量、影響力,民間的捐款、委託案自然就會來。」
李文忠也曾兼任退輔會底下榮民榮眷基金會董事長,他說,過去基金會從沒外界捐款挹注,他認為基金會應先把事情做好,自然就會有人看見,因此擔任董事長前期,他們都默默做事,協助照顧榮民、提升軍人榮民形象,在他擔任榮民榮眷基金會董事長的最後兩年,才開始尋求對外募款,陸續募得200萬元、兩筆1,000萬元的款項,印證他「先做出成績、捐款就會來」的說法。

交流對話 多邊互動

台海情勢近年成為國際公認戰爭風險最高的區域,知情人士指出,各國都想了解台灣情況,半官方、非官方的國際交流非常重要,因為國與國的溝通工作非常巨大,我方必須把握所有交流機會說明台灣感知的危險、台灣做了哪些努力,向世界傳遞台灣人民願意防衛自我的決心與能力,同時與外國友人溝通台灣的防衛需求。
20250106inv001
遠景基金會董事長陳唐山在賴政府上任後持續領導兩基金會。
該人士指出,有時對方認知的防衛構想不見得適合台灣,我方必須在溝通過程中適時指出,例如美國認為台灣自我防衛決心不足,我方在私下交流時就可以好好說明,為什麼國防預算一下從3%調高到5%、10%有困難?畢竟各國稅收水準不同,台灣相對偏低,影響政府預算支出的編列概況等,這些都需要溝通、形塑形象。
20250106inv001
亞太基金會董事長許信良在賴政府上任後持續領導兩基金會。
一位國安官員也向本刊指出交流對話的重要性,他強調,智庫長期透過一個個會議、訪問、對話、多邊雙邊互動堆積起對他國的了解與尊重,台灣必須展現對相關話題的熟悉、顯示自己沒有自外於國際對話脈絡,並藉交流感受國際氛圍、了解外界對台灣的看法,這都是基於更大的國安考量。
他舉例,川普上任後,外界試圖解讀川普的一言一行,若川普突然說出一些跟台灣有關的事,我方一定會設法了解其背後真意,這時若能透過平常互動累積的關係,請各領域的人解讀,會有助我方了解華府政治圈或美國朝野政黨對川普此言的看法,有助於我方判讀、反應。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