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安工作不是只有國安會、國安局、國防部的責任,金管會、財政部及衛福部通通都要準備。」台中市長盧秀燕17日出席母校淡江戰略所學派年會,致詞時對國家戰略侃侃而談,針對經濟、金融、能源、公衛等面向,拋出「7個安全、3個建議」,大談思考國安議題不能偏廢,必須全面性準備,否則任何地方都有無法想像的破口,並強調她支持增加國防預算。
時事焦點/朱立倫反罷拚連任 盧秀燕搶黨魁觀望至10月

大罷免藍委二階連署已有30案完成送件,進入查核階段,不僅對國民黨形成巨大壓力,更牽動10月黨主席改選。本刊調查,黨內接班呼聲最高的台中市長盧秀燕,檯面下已備戰2028總統,但對於爭取黨魁,盧仍未鬆口,她6月將開啟反罷輔選模式,跨出台中為藍委站台,10月後再宣布角逐黨魁。有意尋求連任的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同樣動作頻頻,主動陪藍委掃街、站街口宣傳反罷,黨魁之戰,朱、盧都進入只做不說的節奏。
盧會見政要 鬆口擔大任
盧秀燕雖然笑稱是校友回娘家,沒有政治意圖,更非發表國防白皮書,但向來以媽媽市長形象著稱的她,特別利用週末北上,還主動論述國安議題,「總統級」發言留給政壇諸多想像。
盧秀燕將在2026年底卸任市長,黨內看好她參選2028總統,本刊調查,盧在檯面下動作頻頻,近期北上參加行政院會,會後把握機會與政媒圈友人、黨籍民代、地方頭人會面,席間觸及總統大選議題,不僅大方表明願意承擔,更表示會積極爭取提名,她也細數包括民生經濟、美中台關係、台積電去留等議題,認為是民眾相當關心的必考題,顯然對更上一層樓已經有初步想法。
知情人士說,對比聊到參選總統時展現出「Yes,I Do!」的氣勢,盧秀燕面對與會者一再勸進參選黨主席,大多沉默聆聽,沒做太多意見表示;即便舉2024總統大選向她「曉以大義」,指侯友宜當時若掌握黨機器,與黨內各系統整合,選戰節奏等會更加順暢,盧仍沒有太大反應,「頭連點都沒有點一下。」
其中,盧秀燕一度坦言,她理解台北政治風氣與其他縣市不同,尤其新聞議題和輿論風向流動快速,團隊在這方面尚待精進;再加上現在黨內面臨大罷免,應以合作、團結為重,一番話透露她對黨魁議題保守的原因。
全力護小雞 團結反罷免
黨籍議長也多力挺盧秀燕參選黨魁,苗栗縣長鍾東錦上月23日就公開爆料,指有高達9成藍營縣市正副議長支持盧擔任黨魁,說法獲得全國正副議長聯誼會長、新北市議長蔣根煌背書,蔣並直言朱當主席很久了,不少人都認為黨應改革決策圈。本刊調查,盧日前也曾與多位黨籍議長聚會,包括蔣根煌、桃園市議長邱奕勝等人都挺她進取黨魁,但她同樣多聽少說。

對此,一位不願具名的中部輔選人士指出,盧秀燕當然知道黨內反朱聲浪高漲,但正值罷免進入政黨短兵相接階段,盧一旦在黨魁議題表態,形同槍口對內,屆時要怎麼一邊高喊團結反罷,同時又向黨內訴求換掉朱立倫?「現階段盧將以協助黨內小雞反罷為首要任務,其他等大罷免結束後再說。」
本刊調查,盧秀燕最快6月起就會開啟反罷輔選模式,把握週末機會陪藍委宣傳掃街,現已有不少北部立委搶「掛號」排隊,不光指定盧現身掃街,也希望她獻聲協助錄製反罷語音。盧營並規劃罷免第三階段定案後,盧將在投票前2至3週的關鍵倒數階段,回防本命區台中,全力拉抬在地藍委過關。

朱積極街講 頻催動陸戰
至於朱立倫陣營同樣切換成陸戰模式,黨中央自4月26日凱道遊行後打鐵趁熱,積極聯繫藍委,主動表達朱協助街講意願。回顧過去2週,朱幾乎天天安排反罷街講或車掃行程,從北市港湖、文山、中山大同、士林北投、中正萬華,再到新北林口、汐止,及桃園中壢,堪稱無役不與。

不只助拳北台灣小雞,朱立倫也規劃南下高雄,直攻綠營大本營進行政策說明,替藍委在立法院的作為辯護,也拚凝聚南台灣藍軍氣勢。一位黨內人士說,面對罷免三階投票來勢洶洶,朱將進一步通令黨籍縣市長動起來,祭出具體反罷輔選作為。
一名黨務人士指出,早在罷綠一階連署時,黨中央就曾向多個縣市示警,提醒連署查核作業要上緊螺絲;未料,仍出現地方選委會查核結果未出爐,全台各地就傳出連署造假狀況遭檢調偵辦的窘況,如今進入政黨對決,既然綠營府院黨到行政單位大軍壓境,朱也將要求黨籍縣市長全力協助反罷。

同時,朱立倫也會與立院黨團溝通,不僅決戰街頭,更要在國會戰場推進產業經濟、民生經濟修法,包括還錢於民(超徵退稅1萬元)及號稱「台積電條款」的《產業安全條例》等,「後續將是複合式戰場,朱會在街頭路線與國會路線並進。」黨務人士強調。
罷藍二階連署自5月初起陸續送件,目前已有30案完成送件,壓軸上場的是基隆市罷免藍委林沛祥一案,送件截止日為本月23日。依《選罷法》規定,要在40天內完成查對,若需補件,罷團得在接獲通知10日內完成;一旦中選會宣告罷免案成立,將在20至60天內舉行投票。
換言之,免補件程序最快7月中上旬,首波罷免投票就將展開,倘若罷免案過關,有望9月底、10月初補選。

罷藍勢洶洶 4席最危險
最先開始倡議大罷免的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發出豪語最終將罷掉31席藍委,綠營內部則拚至少拉下6席藍委,並成功打贏補選,就可取得57席單獨過半優勢席次,逆轉朝小野大劣勢。
本刊掌握,藍營對三階投票抱持審慎樂觀態度,關鍵在於黨中央2月底、3月初所做的第一輪各區民調,與近日出爐的多份媒體民調呈現相同趨勢,即不同意罷免支持度皆高於同意罷免支持度達10至15%。
包括黨中央、地方輔選系統皆評估,目前最危險席次約4席,包括台北市徐巧芯、王鴻薇,以及新北市葉元之、台東縣黃建賓。北市雙姝方面,由於仇恨值較高,加上徐有地方人和的問題,王所在的中山區基本盤偏綠,各有課題待克服;至於葉陸戰組織待加強,黃則要面臨團結一致的綠營挑戰。另桃園牛煦庭、台中羅廷瑋,黨內觀察,有特別遭罷團及綠營鎖定成「打點」。
儘管如此,藍營仍藏有隱憂,一位前黨務高層就指出,不同意罷免雖始終高於同意罷免,但關鍵仍是投票率。藍內部民調顯示,不同意罷免的藍營支持者願意出門投票僅有5成,反觀同意罷免的綠營支持者,願意出門投票高達8成;以此推估,拉警報的藍委將一口氣暴增至11席。
為此,黨務人士強調,在中選會宣告成立投票的這2個月空窗期,國民黨首要任務就是搶打告急牌,讓「只有不同意罷免還不夠,一定要出門投票」的概念深植支持者心中,「這也是盧秀燕、朱立倫及黨籍縣市首長、民代、里長,即刻開始催動陸戰的原因。」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