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焦點
資料顯示狀態
- 一次無限滾動應顯示 12 筆
- 目前取得的資料共 24 筆
- 目前顯示的資料共 12 筆
- 取得的資料不足以顯示,需另外發request
- 最終應顯示 12 筆
發request狀態
- 目前已發request 1 次
- 最終應發request 96 次
loading狀態
- 正在發request中:否
- 仍有資料未被取得,開啟無限滾動功能

時事
時事焦點/地方缺奧援陸戰拉警報 大罷免力催組織動員衝票
2025.07.08 05:28
大罷免投票倒數,全國罷團大型造勢各路齊發,陸戰短兵相接。本刊調查,相較挺罷方空戰熱鬧,不少地方罷團卻示警陸戰仍有困境待突破,除了借場地、掛看板受限,桃園因缺乏全市操盤手整合調度,6區罷情都拉警報,有罷團幹部直言,民進黨應更明確下令議員動起組織盤,扮演助攻角色催票。

時事
時事焦點/120年來首度從嘉義登陸 詭颱丹娜絲吹出建物防風盲點
2025.07.08 05:28
中颱丹娜絲週日深夜登陸嘉義布袋,創下台灣氣象觀測史120年來,首度從嘉義登陸的紀錄,並罕見地沿西部海岸北上、繞過中央山脈,結構完整的眼牆襲擊嘉南平原,甚至帶來17級強陣風,造成全台2人死亡、逾300人受傷、近50萬戶停電的災情,並刷新颱風史上4項紀錄。專家指出,從南鯤鯓代天府牌樓倒塌,到各地民宅毀損,顯示台灣建築物的防風規範及基礎設施韌性,都有重新檢討的迫切必要。

時事
丹娜絲重創南台/詭颱丹娜絲創4項紀錄 眼牆直襲嘉南平原釀災
2025.07.08 05:28
中颱丹娜絲週日深夜登陸嘉義布袋,創下台灣氣象觀測史120年來,首度從嘉義登陸的紀錄,此外,它還罕見地沿西部海岸北上、繞過中央山脈,結構完整的眼牆襲擊嘉南平原,甚至帶來17級強陣風,釀成全台2人死亡、逾300人受傷、近50萬戶停電的災情,並刷新颱風史上4項紀錄。專家指出,從南鯤鯓代天府牌樓倒榻,到各地的民宅毀損,顯示台灣建築物的防風規範及基礎設施韌性,都有重新檢討的迫切必要。

時事
罷免陸戰困境/地方陸戰拉警報 揭大罷免成功關鍵密碼
2025.07.08 05:28
大罷免投票倒數,全國罷團大型造勢各路齊發,陸戰短兵相接。本刊調查,相較挺罷方空戰熱鬧,不少地方罷團卻示警陸戰仍有困境待突破,除都會區具備較好的空戰條件外,其他區域能否跨越25%門檻,組織動員的力量相當關鍵。桃園因缺乏全市操盤手整合調度,6區罷情都拉警報,有罷團幹部直言,民進黨應更明確下令議員動起組織盤,扮演助攻角色催票。

時事
罷免陸戰困境1/桃園六區罷情喊告急 一致命傷成催票隱憂
2025.07.08 05:28
「今天我們出發,環繞美麗的台灣,我們要喚醒民眾,保護我們的家園…請大家一起出來,作保衛台灣的香燈腳,大罷免一定會成功。」護國大遶境隊伍4日從花蓮起駕,一路往南展開順時針環台行腳,隊伍出發前,反共護台志工聯盟創辦人曹興誠代表全台公民團體宣讀罷免檄文,宣示「台灣的民主自由會永遠發光發亮,讓我們現在就出發!」

時事
丹娜絲重創南台1/17級狂風橫掃雲嘉南 專家曝「最強姿態」生成原因
2025.07.08 05:28
週日深夜11點40分,中度颱風丹娜絲中心從嘉義布袋登陸,這也是台灣氣象觀測史120年來,第一個從嘉義登陸的颱風,由於丹娜絲登陸後,路徑比預估偏東,幾乎直撞中央山脈,導致結構遭受破壞,最後在週一清晨5點減弱為輕度颱風,6點左右從桃園、新竹交界出海,侵台6小時期間,共創下登陸位置、風速、停電災情、罕見移動路徑4紀錄。

時事
丹娜絲重創南台2/手機險飛走、貨車倒退嚕 嘉義民眾渡驚魂颱風夜
2025.07.08 05:28
丹娜絲颱風路徑詭譎,許多氣象專家全程戒備,氣象資訊專頁「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在丹娜絲登陸前曾示警,此路徑若是穿越澎湖與嘉義間的「黑水溝」,因為沒有護國神山屏障,西部地區將直接承受颱風衝擊。

時事
罷免陸戰困境2/連立委名字都不敢寫 罷團借場地、掛看板碰壁原因曝光
2025.07.08 05:28
時序進入7月,罷團的3階大型造勢活動正式登場,7月的首個週末雖受颱風攪局,但週六全台各縣市罷免造勢多路齊發,除有護國大遶境為首串起全台,雙北罷團也透過「雙北串騎青鳥冬鹿」機車車掃活動進行串聯,晚間在立法院外大會師,參加由「罷總」反共護台志工聯盟舉辦的「罷免是愛,反共護台」系列晚會。

時事
丹娜絲重創南台3/台南災情頻傳招牌、鐵門紛飛 南鯤鯓代天府成重災區居民嚇壞
2025.07.08 05:28
丹娜絲颱風從嘉義登陸,是1986年韋恩颱風之後,首度有中颱直接進入中部地區,造成中南部強風豪雨,消防署統計,全台共2人死亡,超過300人輕重傷,影響地區則以雲林、嘉義、台南等縣市最為嚴重。

時事
時事焦點/8藍委選情拉警報 國民黨抗罷基層動員藏隱憂
2025.07.02 05:28
726罷免投票倒數計時,藍綠進入肉搏戰,國民黨啟動選舉模式,陸空並進催票,拚衝高不同意票投票率,但仍出現破口。本刊調查,藍營評估,桃園選情回穩,台中1席、台東縣危急,雙北則各有3席拉警報,尤其基本盤藍大於綠的藍軍優勢選區,因支持者普遍認為補選不會輸,導致對反罷免投票提不起勁;此外,明年迎來九合一選舉,部分議員為避免複式動員提前消耗有限的選戰資源,在反罷宣傳上演「假」級動員,成為藍營衝刺選情的2大隱憂。

時事
8藍委拉警報/陸空動員藏隱憂 8藍委反罷陷危機
2025.07.02 05:28
726罷免投票倒數計時,藍綠進入肉搏戰,國民黨啟動選舉模式,陸空並進催票,拚衝高不同意票投票率,但仍出現破口。本刊調查,藍營評估,桃園選情回穩,台中1席、台東縣危急,雙北則各有3席拉警報,尤其基本盤藍大於綠的藍軍優勢選區,因支持者普遍認為補選不會輸,導致對反罷免投票提不起勁;此外,明年迎來九合一選舉,部分議員為避免複式動員提前消耗有限的選戰資源,在反罷宣傳上演「假」級動員,成為藍營衝刺選情的2大隱憂。

時事
8藍委拉警報1/憂支持者投票日不出門 藍營改戰略催票
2025.07.02 05:28
藍營拚衝高罷免投票率,著手調整反罷論述,逐步降低搶救牌比重,轉而猛攻不信任投票牌,將其定位成對賴政府施政的不信任投票,一來刺激藍軍支持者,二來號召中間選民,拉抬投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