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觀
資料顯示狀態
- 一次無限滾動應顯示 12 筆
- 目前取得的資料共 24 筆
- 目前顯示的資料共 12 筆
- 取得的資料不足以顯示,需另外發request
- 最終應顯示 12 筆
發request狀態
- 目前已發request 1 次
- 最終應發request 20 次
loading狀態
- 正在發request中:否
- 仍有資料未被取得,開啟無限滾動功能

專欄
鏡觀/民進黨該提名沈伯洋選台北市長嗎
2025.11.20 05:28
其實,台灣的選民不喜歡極端。不過,這二年來,台灣的各個政黨卻總是喜歡走極端。這中間的落差,應該是任何想探討台灣選舉的人最值得關注的議題。

專欄
鏡觀/鄭麗文為國民黨示範如何當個中國人
2025.11.13 05:28
以前國民黨中央是個冷衙門,不過,現在不一樣了。自從鄭麗文上任黨主席後,這位新主席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是新聞。比如說,上週她跑去參加由「台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主辦的「五○年代白色恐怖秋祭追思慰靈大會」,悼念政治受難人及犧牲者家屬。

專欄
鏡觀/鄭麗文到底帶給國民黨什麼希望
2025.11.06 05:28
上週末,國民黨正式進入鄭麗文主席的時代。這位新任的國民黨主席在全代會的演說中強調,國民黨應該像慈濟一樣,成為「最有影響力的公益團體」,她並承諾,要讓國民黨「從羊群變成獅群」,成為「台灣王者」,開創「百年兩岸和平」。

專欄
鏡觀/只想持盈保泰的盧秀燕
2025.10.30 05:28
台中市長盧秀燕喜歡在鏡頭前微笑,凡是她出面的場合,我們都可以看到穿著白襯衫的她,展現親切的微笑。

專欄
鏡觀/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的國民黨
2025.10.23 05:28
當一個政黨在意識形態上親中,且有近2/3的黨員是65歲以上最保守的忠黨愛國人士,加上黨內有志總統大位的A咖都拒絕參選黨主席時,會產生什麼樣的局面?中國國民黨上週末的主席選舉已經告訴我們結果。

專欄
鏡觀/國民黨的潘朵拉盒子
2025.10.16 05:28
再過幾天,中國國民黨要選新的黨主席了。論資歷與實力,台中市長盧秀燕原本眾望所歸,不過,潔身自愛的她堅持不參選。在野這些年來,國民黨慢慢形成一個模式,不選總統的人才來選黨主席。黨機器對要選總統的人來說是個風險,財務負擔加上大中國意識形態的包袱,背上它有可能提早陣亡。於是,國民黨中有志於大位者,能閃就閃,能不當就不當。

專欄
鏡觀/人間失格黃國昌
2025.10.09 05:58
日本作家太宰治在其著名的小說《人間失格》中,描述一個對外在世界有著高度懷疑的男主角,他不知如何跟其他人相處,只能戴著面具,每天冒著被揭穿的風險而演戲。小說裡頭有一段話,「我就是撒旦,被我愛上的人,全都沒有好下場。」

專欄
鏡觀/黃國昌的新政治與真面目
2025.10.02 05:28
2024年12月底,立法院內正在進行《財劃法》表決。黃國昌突然在自己的直播中爆料,他「接獲檢舉」,民進黨立委許智傑、邱志偉表決當天根本不在立法院,他們偷跑去找大老吳乃仁吃飯。隔天,國民黨台北市議員張斯綱在臉書貼出上述事件的照片,張斯綱說,他是接到「看不下去的民眾投訴」。

專欄
鏡觀/誰是最好的國民黨主席
2025.09.25 05:28
中國國民黨是一個奇妙的政黨。即使他們剛剛挺過了大罷免,把民進黨完封,在形勢一片大好的情況下,現任的黨主席朱立倫卻說什麼也不願再連任了。更奇妙的是,黨內外一致看好的未來總統參選人盧秀燕,也說什麼都不願意參選黨主席。照道理,如果盧秀燕參選,以她目前的聲望,當選黨主席應該是眾望所歸。不過,這個黨奇妙的地方就在這裡,如果你有選總統的打算,那最好就不要擔任黨主席。

專欄
鏡觀/賴總統的選擇
2025.08.14 05:28
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國際政治經濟學教授丹尼‧羅德里克(Dani Rodrik)在其知名的著作《全球化矛盾:民主與世界經濟的未來》中曾提出一個有趣的論點。他認為,我們無法同時追求民主、國家自決與經濟全球化。這是世界經濟的基本政治三難困境,沒有人可以3個全要,所有國家頂多只能從上述3項中挑2項來當成國家的目標。

專欄
鏡觀/7月26日後的台灣
2025.07.24 07:28
幾天之後的台灣會是什麼樣子?通常這個問題,台灣人每4年才會問自己一次。不過,本週末大罷免投票的意義非常重大,可能跟一場總統大選不相上下,它已經改變台灣的政治,而且它的結果,將深刻影響賴清德政府未來3年的走向。

專欄
鏡觀/如果大罷免大失敗會怎樣
2025.07.18 12:12
7月26日,台灣即將舉辦24位國民黨立委及新竹市長高虹安的罷免案投票。這場名為大罷免的活動不只在台灣的政治發展過程中並無前例,放眼全世界實施民主制度的國家中恐怕也找不到類似的案例。因為它,我們再一次見證台灣民主的特殊性,以及台灣人民對於民主的高度熱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