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大咖/姐有樂觀的權利 于子育

mm-logo會員專區娛樂
于子育解釋自己每天都會出包, 所以只要出錯了,就覺得今天過關了, 她學會接受自己會犯錯, 被大家看到也沒關係, 因為那是個過程。因為演了媽媽的角色受到歡迎, 大家都快要忘記 于子育還有更多的不同面向, 有時連她自己也料不到。
于子育解釋自己每天都會出包, 所以只要出錯了,就覺得今天過關了, 她學會接受自己會犯錯, 被大家看到也沒關係, 因為那是個過程。因為演了媽媽的角色受到歡迎, 大家都快要忘記 于子育還有更多的不同面向, 有時連她自己也料不到。
說起跌破眼鏡,憑藉《俗女養成記》扮演媽媽、拿下金鐘獎的于子育,在新戲《親密之海》卻演起為了感情、為了男人,寧願過著沒名沒分的企業經理人生活,親密戲尺度又很大,完全顛覆「國民媽媽」的稱號。
顯然還不夠讓人吃驚似的,這個訪問偏偏就安排在第27屆台北電影獎演唱發生走音事件之後的星期一,眼前有一種撞上冰山的刺激感。

出包太多 「做真實自己,我不是全能」

「我常常在想,因為我是那種真的很ㄎㄧㄤ的,如果有一天我沒有出錯,就會想說『今天會講錯什麼話?』或者會跌倒。反而那個出錯一過,就覺得今天過關了。」于子育解釋自己早就因為出包太多,變成一個樂觀的人,「雖然出了一個很大的包,那天對我來講好像是末日,其實我收到非常多的祝福。」
20250716star001 (4)_2025-07-16.jpg
談到角色的無法自拔,在感情上委屈自己,于子育分析起來,裡面有深層母愛,好像放風箏一樣,把線握在手上,只要對方需要,人就會出現。

吾日三省出包否 于子育

七月十九日生,以「錦繡二重唱」發行專輯出道,曾三度入圍金曲獎最佳重唱組合;以電視劇《俗女養成記》獲得金鐘獎迷你劇集/電視電影女配角。新戲《親密之海》七月十八日起於CATCHPLAY+影音平台、CATCHPLAY電影台首播,並於台灣LINE TV、香港Now TV及國際串流平台Amazon Prime Video於全球超過二四〇個國家與地區同步推出。

于子育提到也許遺傳到母親的基因,天生有一些樂觀的個性,「接到我媽的電話,我想說,『完了,我媽可能在擔心我。』她第一句說,『妳還好吧?』欸,格外的開朗!我就說,『怎麼了?我很好啊!沒事啊!』我媽說,『那些記者、網友都是在鼓勵妳,妳看,都是妳的新聞!不用去想那麼多,希望妳紅!』我媽比我還看得開。」
就像是時下很流行的實境節目,觀眾愛看的理由,就是因為充滿許多無法控制的變數、讓演藝人員不得不跳出框框,于子育說:「其實,就是做真實的自己就好。所以我不是全能的,老天爺給了我很多機會去走不一樣的路,我也接受這件事情,就是失敗沒關係,讓大家看見那個錯誤也沒關係,因為那都是過程。」
20250716star001 (5)_2025-07-16.jpg
飾演遊走在感情灰色地帶的女人,于子育拍攝時感覺不舒服,靠著音樂尋找安慰與陪伴。
就像于子育在《親密之海》飾演的沈曉雯,得不到愛情、但又捨不得放手,心甘情願幫喜歡的人經營公司,但又眼睜睜看著對方遊走於各路舊愛新歡。好像是賭桌上的賭徒,不管輸了多少,只要沒有賠光光,總不斷說服自己下一回就能翻本、繼續堅持下去。「因為之前都是演賢妻良母,現在跳到一個灰色地帶的角色,但她又不是壞到像八點檔那種形而上的壞。她一直說服自己、催眠自己,覺得她這樣子做,只是為了未來有一天,他會走回正常道路。」
20250716star001 (3)_2025-07-16.jpg
《親密之海》的沈曉雯,為了愛情默默守候對方,甚至替對方經營公司,外在看似精明的經理人,實則放不下感情的羈絆,讓于子育在拍攝時甚至會失眠。 (CATCHPLAY+提供)

極度恐懼 「真的傷到,下半身就攤了」

可是演一個活在錯誤狀態中、卻沒有自覺的人物,對於于子育來說是很痛苦的,「我說真的,拍攝的那段時間非常不舒服,甚至失眠,我從來沒有拍戲會這樣。」其中一個原因當然是擔心親密戲的尺度,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太過糾結,「我自己的設定是其實對方有給她承諾;無論手上戴的戒指,還有手錶,都是有意義的,檯面上沒有人認為沈曉雯是他的太太。所以我常常會看著那個戒指跟那個手錶,是一個忠誠、甚至被認可的信物。就覺得沒關係,願意守著他,他的心還有一絲在我身上,我其實就夠了。」
20250716star001 (6)_2025-07-16.jpg
歷經從歌手到演員的身分轉變,讓于子育願意面對各種嘗試,就是因為自己不完美,所以更要讓經歷完整,才有可能接近所謂的完美。
在拍戲的那段時間,于子育選擇用音樂安慰自己,「音樂對我來講是一個很重要的陪伴。不管是回到自己身上或是在沈曉雯身上。音樂好像是另外一個懂我的朋友,在歌曲裡面找到安慰、找到支撐、找到一個跟自己對話的人。每一次當我聽到那個歌,就會回到更堅強的沈曉雯。就覺得可以撐下去、不能哭,因為哭了就輸了,我可以撐住!」
《親密之海》反映很多發生在2013年台灣社會的紛紛擾擾,現在看會覺得有點似曾相識,顯然歷史總是以某種巧妙的方式在不斷重複著。至於于子育,她的2013年也是充滿了挑戰,「那時候,正式從歌手轉變到演員。我接了很多大愛劇場的戲,也接了偶像劇。」但那時候也讓她因為拍戲受傷,從黑暗過度到重生。
「那次受傷很恐懼,如果真的傷到,我下半身就癱瘓了,這輩子就沒有我的人生了。」于子育回憶當時受傷的瞬間,躺在地上等救護車,外頭的天氣很晴朗、光線很明亮,「可是我卻躺著等待一個未知的結果,就在那時候,跟老天爺說抱歉,『對不起,我沒有好好照顧我自己。請再給我一次機會。』」

心態轉變 「好像被附身,演完就退駕」

當時發現腰椎第一節受傷,靠近下半身,如果傷到神經就真的不妙,于子育說:「選擇了最新的技術,醫生看著監視器、把骨水泥打進去。後來我真的覺得非常的幸運,如果有那麼一點差錯,還是會傷到神經,打太多、太少都有副作用。」
那次意外讓于子育發現,自己其實很喜歡演戲,「醫生建議休息3個月,我大概1個半月就急著想要工作了。因為不想讓大家空等、都沒有工作,也不想讓家人擔心,就更強烈想要工作。」即使重返工作崗位,劇組也幫她找好了替身,但是最後她還是選擇小心翼翼一步一步去完成了這份工作,「我出來工作的每一天,對我來說就是一次重生;老天爺對我太好了,很珍惜每一次的工作。」
20250716star001 (2)_2025-07-16.jpg
于子育在電影《孤味》扮演林秀英的年輕時代,讓她的「國民媽媽」形象深入人心。(威視電影提供)
這次意外也讓于子育心態上有了轉變,「對我來講,只要願意去嘗試各種戲路,什麼都是好事。經過那次之後,就覺得,『來吧!』一開始怎麼知道能不能辦得到,但我跟自己溝通每一個角色,跟她變成夥伴,先完成共識、然後一起努力。」現在戲拍完了,她回頭看《親密之海》的沈曉雯,「演的時候好像被附身,演完就退駕。即便是現在離開曉雯一段時間了,我其實是記得她那時的痛;但我也很清楚回到我身上,再去看曉雯的時候,發現這個傻女人,她就是忘了關照自己、愛自己,忘記了什麼都會改變,她自己的心還是要守住。」
20250716star001 (7)_2025-07-16.jpg
從不適應、不習慣、不敢,到發現沒有想像中那麼可怕,終究找到方法、進而駕輕就熟,于子育透過音樂與演戲,找到了自己。

場邊側記

從歌手出道,也主持了旅遊外景節目,到轉變為主持人、演員,顯然所有鏡頭前的工作都嘗試過了,也算全能型藝人吧!于子育說這真的不敢當,「從小就是一個什麼都膽小、什麼都怕,我不喜歡嘗試、不敢嘗試,甚至於不敢跟人面對面講話。」但是唯一喜歡的就是音樂,「根本不會讀書,偏偏有那麼多的劇本在考驗我、要背那麼多內容。」

就像唱歌時,都要先想到畫面再來背歌詞,所以她用想像的方式,先有了畫面,再去想人物,「演戲就像是我生命中的一盞光,帶領我去照亮黑暗的地方,看到原來沒有以為的那麼可怕,所以就去嘗試了。」她說,「人生沒有那麼複雜,沒有說一定要呈現最好的樣子。」

化妝:嘉珍 Moloko@哲生創造/髮型:爾森 Nelson@Zoom_hair/造型:Claire Woo/服裝提供:TORY BURCH、Lacoste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