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一念菩提》 惡的起源會員專區娛樂新上任的法官父親承受上級施壓,卻與不滿現狀、暗中支持抗爭的女兒們立場相左,裂痕加深。(好威映象提供)文 黃以曦發布時間 2025.08.04 12:31 臺北時間更新時間 2025.08.04 12:31 臺北時間電影一念菩提伊朗影評坎城影展黃以曦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加入訂閱會員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加入訂閱會員故事講述一個伊朗家庭,父親剛風光晉升革命法庭的調查法官,全家人也為他開心。但此刻有場革命正在街頭沸騰,父親的新職位意味著擁有起訴的權力,他也因此被上級施壓要給出死刑判決。兩名政治立場不同的女兒逼問著父親的道德選擇,他且在此時遺失了配槍,一切甚至指向最親愛的家人要和他作對,為了挽回搖搖欲墜的聲譽與職位,他會怎麼做?去年坎城影展評審團大獎的《一念菩提》來自曾以《無邪》拿下柏林金熊獎的導演拉素羅夫,拉素羅夫為了堅持透過創作說出真相被伊朗政府判刑,本片也是在危險且機密的情況下拍成。伊朗長年處在為強權所迫的高壓情境,順應體制的「正確」,成為作者要提出並激起深刻反思的,《一念菩提》以情節起伏有致的通俗劇對這個嚴肅卻切要的主題進行探索,全片瀰漫著緊繃和幽閉感,令人屏息激動,劇烈的寫實性讓觀眾如臨其境。深陷體制之中的父親,或有為難,更多的卻是權力帶來的生命階段性意義,以及被國家意識形態洗腦的昏庸,這個角色賦予電影濃郁的寓言色彩,搭配著妻子/母親的保守和缺乏洞察與動力、兩個女兒一隱一顯的對社會與國家的觀察和抗議,促成故事走上戲劇化卻有其深層必然性的發展。人物的內在層次不夠複雜,但就作者想做出的倡議,確實是鮮明有力的。電影原片名是「神聖無花果的種子」,無花果種子落在其他樹上,隨成長纏繞終將勒死宿主,取代它頂天立地。這個比喻影像感十足,用一個平凡家庭的際遇展現正邪生命力的交鋒,震撼感十足。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更多內容,歡迎訂閱鏡週刊、了解內容授權資訊。歡迎加入鏡週刊 會員專區限時優惠每月$99元 全站看到飽加入premium會員$10元可享單篇好文14天 無限瀏覽解鎖單篇報導已經是會員?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