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內話】攏是為著我會員專區人物文 鍾岳明攝影賴智揚主播智偉影音︱楊仁翔發布時間 2016.12.19 06:28 臺北時間更新時間 2023.09.12 20:22 臺北時間心內話人物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加入訂閱會員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加入訂閱會員6年前,我爸爸幫朋友助選里長時忽然倒下,送醫途中就走了,心肌梗塞,一句話都沒留下。我來不及見他最後一面,只能和媽媽搭救護車把遺體送回老家,媽媽冷靜說:「眼淚不能滴到爸爸。」我們忍住不哭。事發二天後,我拿第一批奠儀去存,金額是84100,諧音是「爸死矣」,我忍不住抱著媽媽大哭。那天是我的生日。陳怡分大學畢展時,爸媽特地北上獻花。(陳怡分提供)爸爸才走半年,媽媽竟檢查出癌症。醫院建議化療,但會通靈的鄰居說:「有做沒做都三年!」我聽了就哭,決定辭掉台北工作,回老家陪媽媽走完最後一段路。媽媽選擇不化療,盡量把日子像往常一樣有條有理地過下去。她原本就是仔細的人,常嫌我掃地方式不正確,做菜沒好好擺盤,後來她沒力氣煮飯,才教我做金瓜炒米粉,金瓜要切成半公分寬,還要拿尺量。病逝前一個月,媽媽可能意識到時間不多了,每天開始交代後事,她寫遺書,大小瑣事鉅細靡遺:骨灰罈要白玉色、壽衣壽鞋在衣櫃、報紙和寬頻訂到明年九月底…像離職交接清單。媽媽的遺囑字跡工整,分項條列,就像離職交接清單。(陳怡分提供)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更多內容,歡迎訂閱鏡週刊、了解內容授權資訊。歡迎加入鏡週刊 會員專區限時優惠每月$79元 全站看到飽加入premium會員$10元可享單篇好文14天 無限瀏覽解鎖單篇報導已經是會員?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