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萊德世界礦業基金(簡稱貝萊德世礦),自2006年在台灣開放銷售後,成為台灣投資人最愛的產業型基金,外商銀行資深理專透露,當時每5個基金投資人,就有4個人的投資組合中會見到這檔基金。
【原物料投資攻略】手中還有貝萊德世礦? 專家:這次可以抱著等

全球最大規模的礦業基金-貝萊德世界礦業,曾號稱台灣的「國民基金」,幾乎所有基金族手中都有一檔。經歷漫長的等待,最近投資人應該可以明顯感受到績效開始拉升。專家表示,受惠全球景氣復甦,原物料價格慢慢攀升,基金淨值也跟著走揚,在基本面轉佳的情況下,原物料相關基金可以進場或是逢低攤平。
不過,海嘯過後,該檔基金在原物料價格低迷的環境下一蹶不振,淨值遭遇空前重創,從最高101美元,短短一年崩跌到約35美元,跌幅高達65%,就算經歷長達近10年的時間,該檔基金淨值還是回不去,目前價格約42美元。
一位從事銀行業的夏小姐苦笑說,2007年看到世礦基金績效表現超猛,她單筆買進80萬元,「天知道會這麼倒楣,碰到金融海嘯,被套到現在快10年,帳戶剩不到40萬元。」家庭主婦陳媽媽則表示,10年前在理專的大力吹捧下,買了這檔基金,也曾在淨值下跌的過程中不斷攤平,「但攤到現在沒錢再攤,愈攤愈平,只能求基金趕快回檔。」
有關世礦基金的投資故事一籮筐,多半有點悲情,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原物料相關基金從2016年開始已出現谷底反彈的表現,雖然仍未回到金融海嘯前的水準,但也已從低檔反彈,面對這次的彈升,投資人的疑問是,若手上持有相關基金,現在該認賠出場?還是逢低攤平?空手的投資人是否能進場呢?
鉅亨網投顧總經理朱挺豪表示,原物料價格跟經濟成長呈現正相關,「觀察貝萊德世礦從2011年初走跌至2016年開始反彈的這一段走勢,不難發現與全球景氣亦步亦趨。」

貝萊德世礦的持股內容,有7成比重投資在金屬(鐵、礦、砂),其中,鐵又占了最高比重,一個簡單的判斷邏輯,當經濟成長動能來了,政府、企業投資意願增加,民眾買房意願也增加,基礎建設多了,對工業原物料出現強烈需求,自然會推升相關股價。
從基本面觀察,全球經濟大國對今年的經濟成長率預測皆往上調升,特別是中國對GDP的成長率也是保持中立看法,並沒有往下修正。「中國經濟表現對礦業漲跌的影響程度最大,主因在中國屬於開發中國家,許多基礎建設需要從平地蓋起。」朱挺豪舉例,金融海嘯前,礦業基金會大漲,就是跟2008年北京奧運有很大關係。
除了基本面支撐外,原物料價格有產業循環週期。統計CRB商品指數(該指數涵蓋能源、金屬、農產品、畜產品和軟性商品等價格)從1980年到2015年底期間,共有5個上漲週期,每一段上漲期間平均為38月,漲幅為63%。
從2016年初開始看到原物料價格回升,至今也才24個月,漲幅僅約15%,「根據歷史經驗,原物料類股還有很大的上漲空間,加上基本面轉佳,礦業基金是可以進場或是逢低攤平的標的。」朱挺豪提供清楚的答案。
此外,針對一些先前買進相關基金被套牢,如今沒有銀彈繼續攤平的投資人,朱挺豪建議不妨多等些時間,因為今年不論是能源類股或是原物料,2者都是樂觀看待,淨值有機會回溫。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