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傳統刺繡師傅不少,但願意拋棄舊觀念,攜手街頭潮牌走上世界舞台,府城光彩繡莊創始人林玉泉是少數。只是一開始,阿泉師並非心甘情願。
【繡出神威番外篇】台灣刺繡登上紐約時裝週 背後是老繡才與女兒的角力戰

府城光彩繡莊的刺繡工藝風光站上紐約時裝週,東方傳統文化與西方時尚服裝能成功融合,其實是新銳設計師、大女兒兩位牽線人,堅不放棄的結果。
台灣新銳設計師Just in Case創辦人周裕穎,作品多次登上紐約時裝週,曾被美國媒體Business Insider評為「最狂的18個設計之一」。他從小跟著母親拜拜,對於八仙彩、神明繡印象深刻,2014年在發想大人物慈善攝影展《夢想盒》參展作品時,就希望結合傳統神明繡工藝,以牛仔布、風衣布取代傳統繡布呈現八仙彩,並把八仙人物換成現代人香奈兒設計師Karl Lagerfeld、時尚教主Anna Wintour。

「其實在阿泉師之前,我打了非常多電話,都被拒絕。阿泉師是唯一沒有跟我say no的一個工藝師。」當時周裕穎聯繫上林玉泉大女兒林婕瑀,她認為與台灣新銳設計師合作,是一個為傳統刺繡增添新意的好機會,不顧父親反對,堅持要做。
做傳統刺繡做習慣了,認為八仙彩就該繡在繡布上的林玉泉苦笑:「厚,看了很怪,但也是要接受,不好也得好。」他拗不過女兒,只好出手相挺。周裕穎與府城光彩繡莊合作的兩件新式八仙彩,經過一年耐心反覆磨合,終在2015年亮相,獲得不少迴響。
有了第一次合作經驗後,周裕穎在紐約、上海時裝週發表以《西遊記》故事發想的《到此一遊》系列時裝,以及今年與國立故宮博物院國寶級文物跨界合作的《玉人與熊》,無論是結合龐克元素、古典文物,他都在第一時間找上阿泉師跨刀相助。
原本對潮牌合作「看不慣」,如今願意為了登台亮相再三修改作品尺寸,也欣然出席故宮合作發表活動,林玉泉用行動展現對女兒的疼愛支持。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