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職投資素人林漢克,研究股票超過20年,他靠著扎實的籌碼分析技術,不但完成財富自由的目標,還成為業界知名投資講師。
【籌碼達人】他進場買股票前不問賺多少 而是做好虧損假設

什麼是股票進場前最重要的事?全職投資人林漢克由於過去的慘賠經驗,讓他深知停損的重要,他強調,世上絕對沒有什麼百分百準確的指標,唯有紀律操作才能成為股市常勝軍。
跟隨林漢克學習投資多年的陳小姐說:「Hank(林漢克英文名)經常問大家買股票的第一件事要思考什麼?一般人通常都先想能賺多少,但他會大力糾正,要我們進場前先想這筆投資最多會賠多少。」
林漢克說,自己每一次進場,一定都有明確的出場策略。例如,明天打算買進奇力新,首先會規劃好這筆單的停損條件、出場價格、自己能承受的最大損失等「虧損假設」,其次才是思考上漲的可能性、指標訊號等,「先想如何控制好虧損,再想獲利。」

會如此重視風險控管,來自林漢克過去的慘賠經驗。1991年初,台灣景氣繁榮,在高雄長大的林漢克描述,當時買股票就像全民運動。「有次經過一個好幾百坪的鐵皮屋,裡面人山人海,外面停滿進口車,好奇走進去一看,屋內滿滿的電視牆都是股價在跳動,讓我好震撼。」
那是他與股票的第一次接觸,隨後他拿著辛苦打工賺來的錢,買了他生平第一檔股票順大裕。「幾個禮拜後看電視牆竟然找不到它了。第一次進場就買到下市股,把1萬多塊的積蓄賠光。」林漢克苦笑。
儘管如此,當時年僅20多歲的他,還是決定每天待在號子,1997年初,他曾連續17筆期貨短單都獲利,「當時覺得期貨好有魅力。」後來開始辦信用卡借錢,擴大投資部位,不料遇上亞洲金融風暴,從原本百萬獲利瞬間變成百萬負債。
但負債百萬並沒有讓林漢克打退堂鼓,他繼續留在號子練盤感,只是痛苦再次襲來,2011年11月30日,見到技術線型轉為大空頭,他便將300萬元的部位押滿做空,不料當天晚上6國央行宣布聯手救市,隔天開盤直接跳高近400點,「我帳戶剩不到6萬元。」慘烈的經歷,讓林漢克對投資市場有了全新的認識,「世上絕對沒有什麼100%準確的指標,唯有紀律與資金控管,才是在股市獲利的真諦。」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