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家開講】羽其爭峰 勝利體育總經理陳庶榮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穿著去年底推出的球后戴資穎系列球服,勝利總經理陳庶榮已接班25年,希望將公司推向世界第一。
穿著去年底推出的球后戴資穎系列球服,勝利總經理陳庶榮已接班25年,希望將公司推向世界第一。
因為世界球后戴資穎,羽球在台灣再度掀起熱潮,但早在四十多年前,台灣羽球品牌「勝利」已揚名海外,吸引世界最大羽球品牌日本YONEX尋求代工。
原是代工廠的勝利不甘幫人貼標,創辦人陳登立跨足球拍、球鞋製作,赴陸設廠、蓋球館,以自有品牌拚到世界第2,中風臥病在床也牽念羽球。
第二代陳庶榮瞭解父親的牽掛,在YONEX贊助中、韓、日等國家強隊的壟斷下,他突圍拿下韓國隊9年贊助權,讓營收10年來成長近3倍,去年更達33億元,父親也豎起大拇指稱讚,父子同心,要向世界第一越靠越近。
勝利體育四樓羽球館如常傳來砰砰響聲,但球聲緩慢、規律,少了殺氣。84歲的勝利董事長陳登立在總經理兒子陳庶榮攙扶下小步移動,接球卻準確,緊盯羽球的眼神依舊犀利,陳庶榮解釋:「父親1年前中風,但他每週還是會打2次球,我請同仁慢慢地餵球給他。」
董事長陳登立(左)創立勝利體育時,員工只有5人,後來兒子陳庶榮(右)加入戰力,父子同心拚到世界第二。
創立勝利體育51年,陳登立沒有一天離開過羽球,去年初中風,昏迷1個多月,甦醒後因氣切無法說話,他仍以筆寫下「想打羽球」4個字。接過父親的球拍,陳庶榮趕緊拉了椅子給父親休息,對於訪問,陳登立無法順利對談,但一聽記者問及公司未來目標,他眼神堅定地一字一字說出「世界第一」。

陳庶榮小檔案

  • 出生:1968年(51歲)
  • 家庭:已婚,育有1子1女
  • 現職:勝利體育總經理
  • 學歷:台大社會系、紐約大學企管碩士
  • 經歷:信義房屋房仲
  • 休閒:羽毛球
  • 經營心法:人才是資產,研發是能力,熱情是前進的動力

五萬起家 登上世界二

勝利體育去年營收33億元,是世界第二大羽球品牌,僅次於日本品牌YONEX(優乃克,又稱YY),贊助世界球后戴資穎長達10年。雖然規模僅YONEX的1/6,還曾是YONEX的代工廠,但陳登立不服輸一路直追,從5萬元起家的小工廠,建立自有品牌,擺脫代工,目前外銷六十多國。
勝利贊助球后戴資穎超過10年,還為她設計一款沒有商標的球鞋,供她參加奧運時穿。(王均峰攝)
肩負超越龍頭重任和父親期待,陳庶榮不敢掉以輕心,個性謹慎的他回答問題前,習慣反覆思考,沉吟片刻才回應。對於常被拿來與YONEX比較,遭詬病設計不夠時髦,他不慍不火地說:「這幾年我們的設計在改變。」看準世界球后戴資穎掀起的羽球熱潮,去年10月勝利推出戴資穎系列服飾,受訪這天,51歲的陳庶榮也穿著該系列球服。
事實上,勝利成立研發和設計團隊的關鍵點,是2009年首度從YONEX手中搶下韓國國家隊贊助權。過去30年,YONEX一手壟斷中、韓、日、印尼四大國家隊的贊助權,自從勝利攻下破口,不只奠定世界第二的地位,也提升勝利開發產品的能力。
除了贊助馬來西亞國家隊,勝利也贊助2016年馬來西亞公開賽,知名度越來越高。(勝利提供)
提起贊助韓國隊一役,陳庶榮難掩興奮地說,贊助國家隊與選手,對運動品牌行銷國際相當重要,消費者會因認同選手而購買該品牌產品,當時他和哥哥、南京勝利體育總經理陳庶元,瞞著父親,以比對手YONEX整整高出1倍的標價、8千多萬元,搶下贊助權,沒想到父親得知後大器地說:「錢慢慢賺就有,不宣傳沒人會知道我們。」
只是贊助權也非有錢就勝券在握。早從2000年起,勝利便透過韓國經銷商積極紮根基層,陳庶榮說:「當時我們還沒辦法贊助國家隊,但從中小學、企業隊開始,時間久了,很多國家隊球員其實都用過我們的產品,對產品也會有信心。」

球星加持 高端拍熱銷

由於合約註明,半年內若選手不適應產品,就可隨時解約,勝利全體上下繃緊神經。陳庶榮成立十多人的研發團隊飛往韓國,一到達,就被韓國隊的訓練強度嚇到,「他們1個月內就必須換鞋,一般選手撐2個月也不是問題。」勝利為此研發以EVA(聚乙烯醋酸乙烯酯)為鞋子的中底材質,更輕彈、避震,並以高速攝影機在場邊紀錄選手打球狀況,再逐一訪談,最後根據選手習性,重新設計產品。
2008年陳庶榮將高端球拍的製作從大陸廠轉回台灣廠,不只提升品質也增加銷售量。
後來勝利還簽下馬來西亞隊、贊助2017台北世大運等比賽,知名度大開,10年來營收成長近3倍。另一大原因,在於2008年陳庶榮將球拍製作從大陸廠轉回台灣廠,言行慎微的他站上商場,總是大膽出擊。
1992年,勝利投資一千四百多萬元赴南京設廠製作球拍、羽球與球服,由哥哥陳庶元負責。因球拍毛利率5成,陳庶榮希望球拍成為集團主力,便將1支售價約7,000元的高端拍移回台灣生產,與研發團隊緊密結合。走訪研發室,1支球拍的誕生得經過揮重、擺動、受壓等測試,依照材質、結構和力學設定參數製作,團隊每年至少開發2款新品。
陳庶榮(右二)在台灣打造研發團隊,從球拍、球鞋到球服都親自設計。
而當初簽下韓國隊後,更打響勝利球拍的知名度,拿下北京奧運混雙金牌的韓國選手李龍大,2012年帶球拍「亮劍」上場倫敦奧運,「他帶動我們高端拍銷售量,這一支是速度拍,風阻係數很小,反應快速,每年熱賣超過3萬支。」陳庶榮的神情亮著驕傲。
與勝利同年出生的陳庶榮記得,小時候不常見到正在為事業打拚的父親,而父親不要求他的課業,唯一只要求會打羽球,「自己家做這個,怎麼可以不會,他還安排老師教我們。」
勝利經常舉辦穿線師研習營,因為業務和經銷商都必須學會穿線。
陳庶榮一路從建中念到台大,稱讚他是學霸,他害羞撓頭直說父親才是。陳登立畢業於成功大學工業及資訊管理系,曾在味全董事長黃烈火身邊任職祕書,五十多年前打羽球時,發現一打羽球竟要價90元,還飛得歪七扭八,1968年便以5萬元在家創立羽球工廠「勝利羽球社」。

代工被刁 專注品牌路

雖對羽球一竅不通,陳登立卻很有追根究底的實驗精神,他買來各家羽球逐一解剖,分析羽毛的比例、重量與寬度,連羽毛插入的深度、角度都仔細記錄。陳庶榮記得,只要做出產品,父親便會以布包著羽球,騎腳踏車送給球友和教練試用。
早期羽毛球皆由人工一顆顆黏製,相當耗時。(勝利提供)
不像許多傳統產業以代工起家,勝利一開始便自創品牌。3年後,日本運動品牌Kawasaki和YONEX找上勝利代工羽球,勝利因此進入大規模機械化生產。只是成也代工,敗也代工,後來羽毛原料價格上漲,品牌商卻要求勝利自行吸收成本,不想再受制於人的陳登立一步步鋪好後路,從羽球製作延伸到球拍,還建立球拍廠,研發推出輕巧又堅固的碳纖維羽球拍,1988年起即不再代工,專注品牌發展。
除了崇拜父親決策精準,陳庶榮最佩服的是父親從不輕言放棄。1991年因電線走火,工廠所有產品付之一炬,損失好幾千萬元,「記得那時我媽在哭,父親臉色凝重,很多人看衰勝利會倒,但父親拿房子抵押,堅持重新站起來。」
董事長陳登立中風後仍掛念羽球,儘管行動不便,仍每週2次到勝利的球館打球。
曾任職勝利品檢員40年的退休員工陳慧珍回憶,當時不用董事長下命令,大家自動自發加班,幫忙整理恢復,不到2個月產能就開到70%,「董事長很照顧經濟較困難的員工,像我小孩成績不錯,他還會發獎學金,所以我一定對他死忠。」至今她仍會主動到勝利幫忙整理球場。
陳登立以人情味建立羽球王國,陳庶榮也承襲父親厚道的管理方式。1992年勝利設廠南京,為攻進大陸市場,陸續在蘇州、瀋陽等地經營球館,「這不是我們的本業,很難賺錢,我們只是覺得這麼大的地方,沒有好球館很可惜,對這運動也不利。」

疫情拉抬 業績大爆發

2002年大陸爆發SARS疫情,反倒成了勝利的轉機,當時中國官方鼓勵人民運動增強抵抗力,易學的羽球因而廣為流行,勝利耕耘10年,大陸市場突飛猛進,現占營收7成。
勝利每年以營收的1/10贊助選手與比賽,就為多曝光品牌。2016年里約奧運時,由於台灣羽協由YONEX贊助,勝利則是贊助戴資穎個人超過10年,當羽協要求戴資穎不得穿勝利球鞋赴賽時,勝利的作法格外溫暖,特別替戴資穎製作一雙沒有logo的球鞋,「其實大部分運動項目,品牌團簽的話,通常只能要求穿品牌提供的衣服,要求換鞋,誰受得了?」即使無奈,陳庶榮的口氣還是很溫和。
近幾年勝利開始異業結盟,與漫威合作的鋼鐵人球袋與球拍,引發球迷搶購珍藏。
為何不是由台灣品牌贊助台灣羽協?陳庶榮苦笑:「YONEX在台灣砸了超乎常理的錢,好像故意想打擊我們,但這樣對台灣羽協發展很好,可以有更多資源做事。」不出惡言,陳庶榮始終淡淡笑著。
陪父親練完球,陳庶榮默默幫忙收拾球具,問他父子誰球技厲害,他不正面回應,反而逗趣地講了句台語:「他會老,我會大。」兒時父親牽他打球,如今角色互調,不變的是陪伴。這時說話吃力的陳登立比出大拇指讚兒子,「90分,他很不錯。」陳庶榮的表情總算有了顯著變化,露出燦爛笑容。
去年10月勝利為慶祝50週年,在華山文創園區舉辦品牌特展,戴資穎也出席站台。

後記:搭計程車良心不安

勝利的企業理念是「節儉即美德」,因此儘管公司內有電梯,董事長陳登立與兒子陳庶榮都只走樓梯,甚至會搭公車上班。陳庶榮說:「父親習慣搭捷運、公車,也影響了我,總覺得搭計程車很罪惡,會良心不安。」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