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如果有同婚賀歲片 《結婚哪有那麼男》

mm-logo會員專區娛樂
《結婚哪有那麼男》點出同婚即使合法也多有阻力,但劇情主角與家庭和解得太過容易,欠缺層次。(東昊提供)
《結婚哪有那麼男》點出同婚即使合法也多有阻力,但劇情主角與家庭和解得太過容易,欠缺層次。(東昊提供)
台灣才剛通過同婚專法,就出現這麼一部應景的喜劇。告訴你即使合法了,依然有許多阻力存在,那婚還要不要結?
片中這對義大利男同志,在風氣開放的柏林相遇相戀,問題是天才帥哥還沒跟父母正式出櫃,他的熊男伴侶則是3年前向母親坦白後便形同陌路,可見原生家庭接納與否的問題,中外皆然。本來是後者要求跟前者一同返鄉,果然在餐桌上演了媽媽支持、爸爸反對的局面。諷刺的是作為小鎮市長的爸爸強調包容、願意接納難民,卻拒絕為自己的兒子證婚。「我尊重同志,但是⋯」反對者自圓其說的起手式原來也一樣。反而原以為應該保守的天主教神父,卻樂於成全。
媽媽雖然接受,但要求盛大辦理,不准低調,還要求未來「半子」必須請母親也出席,否則就沒婚禮。這下另一個家庭風波也一併上演。加上在他們身邊還有個購物狂女室友、有憂鬱傾向的扮裝老爹、以及不時殺出扮演程咬金的前女友,都讓影片更加熱鬧瘋癲。
皆大歡喜,是必然的結局;但片中的和解太過容易,也是事實;因此給人一種繽紛有餘、層次不足的感覺。另外比較可惜的是主角們的音樂劇背景設定,如果施展開來,讓電影乾脆成為歌舞片,而不是到最後一刻再釋放,前述的層次問題或許可以迎刃而解。相較之下,我喜歡開場紀錄片式的求婚場面,告白對象在鏡頭之外,怎知是男是女?除了浪漫,還另添懸疑,也把異、同擺上檯面,帶出愛沒那麼不一樣。
人生不見得像電影美好那般,其中的當頭棒喝,卻足以點出盲點。電影最後,阻撓終究轉為認同,就當作是對現實的鼓舞和期待吧!

歡迎加入鏡週刊 會員專區

限時優惠每月$79
全站看到飽

10元可享單篇好文14天
無限瀏覽

已經是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