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溫蒂》 給成人的冒險童話會員專區娛樂《溫蒂》從小女孩的視角出發,重新解構了《彼得潘》故事,大家耳熟能詳的「小飛俠」也變成了黑人男孩。(翻攝自searchlightpictures.com)文 聞天祥發布時間 2021.02.10 05:58 臺北時間更新時間 2023.09.12 20:37 臺北時間影后影評溫蒂彼得潘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加入訂閱會員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加入訂閱會員班謝特林2012年以預算僅180萬美元的長片處女作《南方野獸樂園》一鳴驚人,不僅提名奧斯卡最佳影片、導演、劇本,還讓主演的葵雯贊妮華莉絲成為金像獎史上最年輕的影后入圍者。而他睽違8年的新片《溫蒂》一樣選擇從小女孩的角度出發,重構眾所皆知的《彼得潘》。溫蒂《Wendy》(翻攝自searchlightpictures.com)影片從溫蒂還在牙牙學語時展開,她生長在鐵路旁的快餐店,目睹一個被大人激怒的男孩跳上火車成為人間蒸發的失蹤兒童,但她確切見到是火車上的某人召喚了男孩離開大人們。他就是彼得潘。幾年後,他又出現在溫蒂眼前,帶著她以及兩個雙胞胎哥哥躍上火車,駛向孩子的樂園:夢幻島。班謝特林的特別之處,不只是讓彼得潘從傳統的白人變成黑人男孩,以及讓溫蒂成為故事的主述者,甚至大膽把反派虎克船長定位是男孩變質(成長)的結果,似乎讓「拒絕長大」有更理直氣壯的藉口。孩子成為主宰,成人淪為邊陲。此外,運用實景與非職業演員,大量手持與近距離拍攝,讓這個耳熟能詳的故事也產生前所未有的逼真面貌。他在《南方野獸樂園》已用童真和奇幻來包裝嚴肅沉重的主題,但《溫蒂》想破解《彼得潘》的同時,也受制於這個原典。孩子們的離家拍得驚心動魄,精彩非常,但夢幻島上的冒險反而有點無趣。事實上,許多成熟的旁(對)白出自兒童演員之口,難免讓言志顯得有些做作。這類奠基在現實、對比純真與世故的奇幻電影,最渾然天成的還是《幸福的拉札洛》。班謝特林拍出了前所未見的《彼得潘》,就連這個著名的角色最後都承認:長大才是偉大的冒險,因為我們都有可能再也追不上那列開往夢幻島的火車。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更多內容,歡迎訂閱鏡週刊、了解內容授權資訊。歡迎加入鏡週刊 會員專區限時優惠每月$79元 全站看到飽加入premium會員$10元可享單篇好文14天 無限瀏覽解鎖單篇報導已經是會員?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