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販膚走卒》 藝術與賣身

mm-logo會員專區娛樂
逃亡黎巴嫩的政治難民被藝術家在背部刺了簽證圖案,甚至成為一個展覽品而環遊世界。(原創娛樂提供)
逃亡黎巴嫩的政治難民被藝術家在背部刺了簽證圖案,甚至成為一個展覽品而環遊世界。(原創娛樂提供)
《販膚走卒》是很聰明的電影,用聳動、甚至奇觀的方式包裝了一個足以挑動敏感神經的題材,而且引人入勝。
生在敘利亞的男主角,在獲得女友芳心後,忍不住在車上喊出「革命、自由」等字眼,成了被舉報和囚禁的對象。為此,他不得不逃到黎巴嫩,成為政治難民。沒有身分的日子難熬,偶爾跑去展覽酒會蹭蹭吃喝,被拆穿難堪,卻也獲得藝術家青睞:你願意把背給我作畫嗎?
 
一般人以為的刺青,當換成畫家把申根簽證紋在難民背上,這是物化、羞辱,還是創作、支持呢?畫家說他把男主角變成一幅畫,隨著展覽而得以環遊世界,因為在這個時代,物品的流通遠比某些因地域、身分所限的人類容易得多,通過將他變成物品,反而得以找回他的人性和自由。
這當然是藝術家的漂亮說詞,也是展覽會上鏗鏘有力的宣傳。然而當難民拿到簽證的同時,也因為成為展品而失去到任何地方的自由。遑論當他可以被出價、轉讓,他的皮遠比人還被看重,情何以堪。藝術與市場之間的關係,被赤裸地扛出來批判。而他心心念念的女友,為了遠離戰亂而嫁給外交人員,婚姻是否也淪為一場交易呢?藝術家、經紀人、買家與賣家要怎麼面對既是人又是商品的個體?甚至作為觀眾的我們,怎麼在各種層次的觀看裡找到位置,都可以變得煙硝四起,尤其在現在政治正確動不動就被搬出來作為衡量作品的第一準則時,《販膚走卒》實在是個太好的引火點了。
這是個亮點很多也很可以爭議的作品。但也因為它過於聰明,最後的皆大歡喜,讓人也忍不住揣想:這會不會也是導演調侃的一部分啊?

歡迎加入鏡週刊 會員專區

限時優惠每月$79
全站看到飽

10元可享單篇好文14天
無限瀏覽

已經是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