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觀股市】關注庫存問題 留意股匯雙殺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資金流向改變,非美市場貨幣走勢轉弱,新台幣也包括在內。
資金流向改變,非美市場貨幣走勢轉弱,新台幣也包括在內。
在過去幾週的專欄中持續提醒,台股投資人應特別留意,資金流向已經開始改變了,而近期台股也確實出現較為明顯的修正。
最主要的原因在於聯準會已經「明示」,很有可能在11月的公開市場委員會上宣布縮減購債規模,而這在聯準會多次表示,通膨可能會持續更長一段時間,並調升通膨預期之後,縮減購債的機率更是大幅提升。
如果以2013年12月聯準會宣布縮減購債規模的經驗來看,新台幣從當時的1美元兌新台幣29.813元,一路貶值到2016年初的33.644元。在短短2年內,貶值幅度超過10%。

超前購買 消費趨緩

市場已經開始出現這樣的現象。例如美元指數在近期創下今年以來新高,相對來說,非美市場貨幣走勢疲弱,包括新台幣也已開始轉弱,而韓元更是出現較為明顯的貶勢。
除此之外,我在上週的專欄中提到,產業基本面也開始出現轉變。許多電子商品與原物料報價下跌,並下修財務預測與訂單。
最主要原因在於,去年一整年的疫情封鎖讓消費者購買了大量商品,但許多商品在疫情前其實已經出現成長趨緩,甚至負成長現象,例如個人電腦、手機、汽車等都是如此。突如其來的疫情與各種補貼,雖然推升了短暫需求,但這樣的榮景顯然不可能持續,甚至過去這1、2年的超前購買,都會讓未來幾年的銷售進一步趨緩。
台灣中經院在上週公布9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雖然出現了連續第15個月的擴張,但擴張速度卻是2020年10月以來最慢,更重要的是,自2014年11月以來,全體製造業首次出現連續3個月回報客戶庫存過高的情況。

歡迎加入鏡週刊 會員專區

限時優惠每月$79
全站看到飽

10元可享單篇好文14天
無限瀏覽

已經是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