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不看鐵達尼號的男人》 我的愛情才是史詩會員專區娛樂男主角佩特里波科萊寧本身也罹患「多發性硬化症」,他真摯的演出一舉囊括兩座影帝獎座。(天馬行空提供)文 聞天祥發布時間 2022.06.24 05:58 臺北時間更新時間 2023.09.12 20:42 臺北時間芬蘭影評身障鐵達尼號聞天祥不看鐵達尼號的男人多發性硬化症電影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加入訂閱會員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加入訂閱會員芬蘭電影《不看鐵達尼號的男人》描述多發性硬化連帶失明的男主角,最大安慰就是透過手機和一名素未謀面的女人聊天,尤其是電影。對方亦為重症病人,當得知她因血檢結果而了無生趣時,男主決定啟程去見她。(天馬行空提供)然而對一般人只需要一趟火車頂多再加兩趟計程車的簡單旅程;對下床就是大工程的身障者而言,等同上戰場。僅僅80分鐘的電影,把這當中的驚心動魄與苦盡甘來,拍出了動人魅力。請勿遲到,好好感受影片開場用電子化人聲及盲人點字取代傳統演職員表的設計。進入劇情後,你得由大量特寫但周邊模糊的畫面去擷取視覺訊息。他不是要你憐憫弱勢,而是創造出可以感同身受的銀幕環境。有限的視域,反而讓你更屏氣凝神去關注細節。紛雜而立體的聲音,無論是不明究理把他視作毒蟲的鄰居八卦,或是室外八方湧入的聲浪,便有了張牙舞爪的效果。觀眾甚至失去全知特權,和主角一樣不確定身旁是否有危險。殘酷與仁慈,可以到什麼程度?也在看似模糊之中,清晰地凸顯而出。本片另一個趣味自然是男主角為何不看《鐵達尼號》?片中自有解釋,相信詹姆斯卡麥隆聽了也會莞爾一笑。這也暗示藏有不少影迷趣味。男主角即使失明仍保留滿屋光碟,還笑稱自己視力退化後就不需要藍光版。而他用《戰慄遊戲》的安妮或《飛越杜鵑窩》的護士長為居護人員取綽號,或拿《冰血暴》消遣可能對他不利的惡徒,甚至為約翰卡本特《紐約大逃亡》抱屈翻案的熱情,影迷應心有戚戚焉。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更多內容,歡迎訂閱鏡週刊、了解內容授權資訊。歡迎加入鏡週刊 會員專區限時優惠每月$79元 全站看到飽加入premium會員$10元可享單篇好文14天 無限瀏覽解鎖單篇報導已經是會員?立即登入